水務行業是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工程的重要領域,水務行業發展事關國計民生。近年來,隨著《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等相關政策出臺,數字中國和數字經濟建設已成為國家核心戰略之一,越來越多的水務企業開始逐步完善信息化建設,推進水務行業數字化、智慧化發展已是大勢所趨。
智慧水務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通過智能設備實時感知水務企業生產、管網等信息的全方位變化,對海量感知數據進行傳輸、存儲和處理,并基于統一融合和互聯互通的智慧化信息平臺,實現對大數據的智能分析,進而達到“智慧”的狀態。
海天集團自2021年開始布局智慧水務建設,現已從六大領域為方向搭建生產調度、設備管理、管網GIS、分區DMA等幾十個分支系統,逐步實現水務管理數字化轉型,進一步提升了運營水平和效率。
接下來,海天股份公眾號將陸續推出多期海天智慧水務小故事,分享來自一線的水務人“智慧”心聲。本期,讓我們走進資陽海天,聽一聽工程維修部吳老師在管道搶修工作中的故事,看看海天智慧水務系統的搭建及運用為他工作帶來了哪些改變,以下為吳老師自述。
我的GIS之旅
【地理信息GIS系統:一套強大的工具,它結合了電腦、地圖和地理等知識,可以收集、整理、查看和分析地球上各種事物的位置信息。對水務企業而言,利用GIS可對管線及各種設施進行查詢、定位,完成后臺定性、定量的統計及分析,進而第一時間為爆管、漏水事故的搶修、維修提供關閘方案,實現管網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在資陽這座城市地下,錯綜復雜的供水管網如同城市的血脈,滋養著千家萬戶。但當這些血脈出現裂痕,如管網爆管時,搶維修工作就是一項緊急又艱巨的任務。
過去,面對復雜的管網布局和突如其來的緊急情況,我需要依靠自己工作多年積累的經驗和記憶,在錯綜復雜的管線中摸索前行,尋找那個能夠控制局面的閥門。
自從資陽海天開始使用智慧水務管網GIS系統,我的工作發生了嶄新的變化。現在,當我再次面對類似的緊急情況時,只需輕輕一點手機屏幕,整個管網的布局就清晰地展現在我眼前。閥門的位置、管材的規格、管徑的尺寸……所有信息一目了然。
當同樣發生一個緊急爆管事件,我迅速打開智慧水務系統手機APP,系統精準定位到疑似爆管區域,并規劃出最短的搶修路徑,我按照指引迅速趕到現場,輕松找到了閥門并關閉,大大縮短了搶修時間。
海天智慧水務管網GIS系統的成功應用,是科技賦能城市管理的生動體現。在現代社會,科技的力量是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通過引入智慧水務系統,我們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城市供水網絡,實現智慧供水,提升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