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水利廳發布《四川省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范圍為全省176個涉農縣。《規劃》明確,全省規劃共新建、改擴建各類工程1023處,設計供水規模788.48萬m3/d,覆蓋農村供水人口3820.64萬人,規劃總投資785億元。
《規劃》明確,到2027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3%,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達到75%,水源保護區劃定率100%,縣域統管率達到88%,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建設達到70%。
到2030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達到80%,水源保護區劃定率100%,縣域統管率達到100%,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建設達到80%。
到2035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7%,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達到85%,水源保護區劃定率100%,縣域統管率達到100%,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建設達到100%。
《規劃》圍繞新時期四川水利高質量發展“3226”工作思路,突出新時代縣域城鄉水務一體化“一個主題”,結合鄉村水務百縣、百鄉、百村建設行動部署,全面落實水利部“3+1”標準化建設和管護模式,優先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大力發展集中供水規模化、因地制宜實施小型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和標準化改造,積極推進縣域管理公司化、專業化全覆蓋,全方位提升農村供水保障和服務水平。全省規劃共新建、改擴建各類工程1023處,設計供水規模788.48萬m3/d,覆蓋農村供水人口3820.64萬人,規劃總投資785億元。
其中:到2027年,規劃建設輸水(取水)管道3384km,投資40.6億元,新建和改擴建城鄉供水一體化和農村規模化水廠341處,投資135.38億元,新建和改擴建城鄉供水一體化和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配水管道7.67萬km,投資191.75億元,新建和改造小型供水工程覆蓋73.94萬人,投資14.79億元,市縣級信息化建設66處,投資7.4億元,智能水表264萬塊,投資10.56億元,區域應急供水中心2處,投資0.3億元,規劃小計投資400.78億元。
2028-2030年,規劃建設輸水(取水)管道1793km,投資21.52億元,新建和改擴建城鄉供水一體化和農村規模化水廠282處,投資102.55億元,新建和改擴建城鄉供水一體化和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配水管道3.22萬km,投資80.50億元,新建和改造小型供水工程覆蓋115.99萬人,投資23.20億元,省級和市縣級信息化建設27處,投資3.2億元,智能水表150萬塊,投資6億元,區域應急供水中心1處,投資0.15億元,規劃小計投資237.12億元。
2031-2035年,規劃建設輸水(取水)管道1270km,投資15.24億元,新建和改擴建城鄉供水一體化和農村規模化水廠131處,投資53.75億元,新建和改擴建城鄉供水一體化和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配水管道1.27萬km,投資31.75億元,新建和改造小型供水工程覆蓋191.33萬人,投資38.26億元,市縣級信息化建設39處,投資4.5億元,智能水表86萬塊,投資3.44億元,區域應急供水中心1處,投資0.15億元,規劃小計投資147.09億元。
《規劃》編制遵循以下四點原則:
城鄉融合,規模發展。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要求,順應鄉村發展規律,以縣域為單元,結合地區實際,合理布局,統籌謀劃,穩步推進縣域城鄉供水基礎設施建設。優先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集中供水規模化網絡化發展,建立健全全過程水質安全保障體系,夯實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供水基礎,最大程度實現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同服務、同監管。
規劃引領,數字賦能。根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展要求,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城鄉供水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合理謀劃新時代縣域城鄉水務一體化工作。同時健全完善“省、市、縣”三級農村供水管理信息系統,打造農村供水信息化管理一張圖,加強關鍵環節和節點的監測,增強“四預”能力,強化數字賦能,提升管理決策支持水平。
縣域統管,平急兩用。以縣域為單元,推行農村供水管理企業化、專業化,綜合考慮農村供水工程規模和布局,優先推進城鄉一體化供水統一管理,穩步推進縣域農村供水企業化運營、專業化管理。整合優化現有應急保障資源,從應急方案、預警機制、指揮系統、隊伍建設、物資儲備等方面,建立平急兩用的農村供水應急保障體系。
兩手發力,完善機制。充分發揮政府資金引導作用,加大財政投入,用足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落實好建設用地、生產用電、稅收優惠等扶持政策,完善水價形成和水費收繳機制,兩手發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和運營。
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直接關系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民的切身利益,在保障農民飲用水安全、推進城鄉建設一體化、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和實現社會服務均等化的目標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省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規劃總投資計劃為785億元,需要多層次、多渠道籌措項目建設資金。
《規劃》明確,資金籌措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有效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撬動作用,多渠道落實項目建設資金,有效破解“錢從哪里來”的問題。按照“政府引導、分級負擔、吸引社會資本”的資金籌措思路,根據國家和四川省關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相關政策規定,積極推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和運營,建立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共贏的長效機制,通過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逐步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整體提升。
《規劃》中還提到“穩定水源建設”。作為四川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中長期規劃,該《規劃》介紹了四川農村供水發展現狀,并對規劃布局、實施路徑等進行了明確,為加快全省農村供水從“有沒有”向“好不好”、“優不優”向“強不強”轉變,全面提升農村供水保障和服務水平提供了政策支撐。
《四川省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規劃》全文下載如下: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