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建筑節能改造。按照《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和準入水平(2024年版)》《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55015) 等要求,排查超出使用壽命、能效 低、存在安全隱患且無維修價值的建筑節能設施設備,確定更新改造年度計劃,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智慧小區建設等實施節能改造。更新范圍包括熱泵機組、散熱器、冷水機組、外窗(幕墻)、外墻(屋頂)保溫、照明設備等。到2027年,更新改造節能建筑面積2000萬平方米。
三 、實施路徑
(一)省市縣一體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將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作為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平臺的第一應用場景,搭建“省—市—縣”一體化監管平臺,省級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 以市州為單位統一開展建設運營。
(二)共同締造推進電梯加裝。運用共同締造的理念和方法,組建“一站式”加梯公益組織,發動群眾參與, 一戶申請即啟動意愿征詢,破解“群眾工作難”;開展帶量集中采購,降低電梯成本,破解“居民出資難”;通過電梯企業牽頭設計、施工、監理企業成立聯合體,推廣加裝電梯示范合同,將加梯納入質量監管體系,破解“工程監管難”;通過電梯整體加裝、連片托管、物業全覆蓋,推進“保險+維保”一體化,破解“后期管理難”。
(三)引導多元投入。用好“特許經營+使用者付費+按效付費”政企合作新機制,充分發揮政策性資金的撬動作用,在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和供水、污水、供熱與環衛等設施設備更新工作中,鼓勵市場主體參與項目投資、建設,建立長效運營管理機制。
(四)加強供需對接。建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鄂產設備供給清單,精準對接省內更新設備需求,通過帶量集采等方式降低企業設備采購成本。
(五)抓好試點示范。統籌城市地下管網更新改造,以“五個一”工作方法(一次普查、 一次賦碼、 一次建模、 一次開挖、 一次治理)推進城鎮污水管網攻堅戰、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與城 市合同節水管理工作。推行二次供水改造、移交、管護、運維一體化,供水企業牽頭實施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更新改造。通過設備更新,提升智能建造水平,促進建筑業轉型發展。鼓勵武漢、襄陽、宜昌等重點城市,率先完成試點示范任務,復制推廣試點經驗。
四、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州人民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組建工作專班,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強化部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各項任務落實見效。市縣住建部門要會同發改、財 政等部門制定年度工作計劃,組織項目謀劃和申報,明確實施主體,簡化前期審批手續。
(二)加強標準引領。堅持以安全韌性、綠色低碳、質量提升等為重點,制定或修訂標準,引領設施設備更新。嚴格落實各項強制性標準和設備淘汰目錄要求,提升產品質量水平,做好項目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控。按照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標準要求,對設備進行統一編碼賦碼,構建設備更新智能化管理的標準和體系。
(三)加強政策保障。加大財稅扶持。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 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統籌中央和省級老舊小區改造補助資金支持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各市縣實行電梯加裝補助,支持城鎮老舊小區居民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加裝電梯,支持提取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用于老舊電梯更新改造;落實設施設備購置抵扣稅收優惠政策。強化金融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設備更新給予支持,市縣對供水、供氣、供熱、環衛設施、建筑施工、建筑節能、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等設施設備更新給予企業貸款貼息,省級按照市縣貼息的50%給予補助,期限不超過2年。健全費價機制。積極穩妥探索供水、供熱、污水與垃圾處理等價格和收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四)加強跟蹤評估。對政策實施績效進行跟蹤和評估,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做法。各地住建部門要做好信息統計,及時報送進展情況。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