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在6月14日首次發行5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總額350億元,票面利率由承銷團進行競爭性招標后確定。去年10月,相關部門宣布中央財政增發1萬億特別國債,用于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行動等方面。
財政部在6月14日首次發行5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總額350億元,票面利率由承銷團進行競爭性招標后確定。
根據發行安排,本期國債將通過財政部北京證券交易所政府債券發行系統進行招標發行,為5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債,發行總額350億元。本息兌付日期方面,從2024年6月15日開始計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2074年6月15日償還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2023年10月,十四屆人大六次會議通過亮相重要措施,一是中央財政增發1萬億特別國債,將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全部安排給地方,且財政部明確指出增發的國債資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億元,結轉2024年使用5000億元,用于支持災后恢復重建、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二是地方2.7萬億的2024年新增地方債提前下達,其中新增專項債2.28萬億元,新增一般債4320億元,將有效緩解地方財政壓力。
據財政部介紹,資金將重點用于八大方面:災后恢復重建、重點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點防洪工程、灌區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行動、重點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工程、東北地區和京津冀受災地區等高標準農田建設。
今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為系統解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一些重大項目建設的資金問題,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同年5月,財政部公布了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有關安排,具體見下表。根據安排,本輪超長期特別國債將分為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三個個品種,發行次數分別為7次、12次和3次,均按半年付息。目前,20年第一次首發發行總額400億元,30年第一次首發和續發的金額400億元和45億元,50年第一次續發行總額350億元。
表1 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安排
財政是影響基建增長的最直接因素,目前,地方財政情況仍然呈現緊張的態勢,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有助于優化債務結構,還避免了地方過度加桿桿導致的風險,為地方財政騰出了空間,具體地方財政相關分析可見《中國水務行業市場分析報告》。《中國水務行業市場分析報告》即將發布,獲取報告請聯系梁輝18515899239。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