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環保企業的假創新與真問題

時間:2024-04-21 10:14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谷林

評論(

前天寫了一篇《環保企業如何創新——清研環境劉淑杰發言總結》,因時間倉促,自己的一些想法沒有詳細展開。趁著周末,在此做一些補充。

記得十多年前剛入職中國水網時,曾參與過王凱軍老師的一個課題傳播,課題內容是做一些水處理適用性技術的比較與推薦。

當時我很不解,既然推薦,為什么不推薦“最先進技術”或“最佳技術”,而是“適用性技術”。后來了解才知,水處理技術也分好壞,但根本上還是以應用為基礎,以實現出水效果為目標。技術的好壞,不是以是否先進為判斷標準,而是綜合技術可行性、價格、運行效果等多種因素來進行判斷。

有時候,技術先進,但工藝復雜,運行條件苛刻,運行效果難以得到有效保證;或者技術很先進,工業也不復雜,運行簡單,但是前期投資和后期運行,成本都很高,綜合性價比太低,或者項目直接用不起。

比如在大家的概念里,水處理行業屬于工程技術行業,主要是做工程,水處理技術本身也沒有很高的門檻,核心是解決問題。發展百年來,不存在什么“最先進技術”的概念,能更好地解決問題的技術就是好技術,甚至活性污泥法這樣的技術都已經應用了上百年,還是市場公認的主流技術。市場上的技術和產品也是五花八門,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另一方面,我國的環保產業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才開始起步,比西方落后了七八十年。起步之初,主要以引進外國的技術和設備為主。因為太多能力去分辨,引進的東西也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

后來中國環保企業在學習外國企業的基礎上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以及企業自身的努力下,快速發展,特別是在2010年之后,迎來了發展的高峰期。

火熱的市場,引發更激烈競爭,各地政府也使勁渾身解數,大干快上。期間很多技術登上舞臺,據一些專家介紹,在當時的中國環保市場,幾乎每個外國的基礎和產品都能看到。那時中國的環保市場,也被稱為“萬國技術試驗場”。

很多技術打著創新旗號,其實只是炒作概念甚至是以詐騙為目的。對此現象,一些行業知名專家如徐海云老師等,曾專門寫文章進行了大力批判。奈何中國幅員遼闊,政府有政績沖動和政策壓力,企業有營利誘惑,不少假創新的東西也總是能找到他們的支持者。

一些假創新,是“掛羊頭賣狗肉”“換湯不換藥”,變個花樣推銷舊技術舊產品;一些企業則是以“創新”為名,騙取國家的稅收優惠、降低稅率。如《半月談》2015年報道,廣東一家環保科技企業,沒有研發場地設備,不具備研發條件,研發人員、設備靠租借,專利版權、研發成果靠編……最后經過中介機構包裝造假,在2017年竟然通過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還有一些企業,打著創新技術的名義,通過關系運作拿到項目,將項目當做試驗田。更有甚至,是打著創新企業的名義,以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漏洞,騙取銀行貸款和企業合作投資款……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傅濤曾經多次強調,環保產業就是就是依托于工業發展和人民生活之上,為政府客戶和工業客戶解決環保“真”問題的行業。

環保行業因問題而生,因政策而長,其負外部性特征,讓它天生就與國家的經濟發展和企業盈利宗旨產生一定矛盾。而從水十條出臺和全國環保督查開始,環保行業已經到了“真需求”時代。在環保政策日趨嚴格的背景下,只有能更好地幫客戶解決環境真問題,環保行業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從這個角度來說,聚焦客戶價值,為客戶提供滿意的服務,就是環保行業立足和發展之本。

環保行業可以有最新技術,但沒有最佳技術,可以解決真問題、效果好、成本優的技術就是好的適用技術。因為適用條件的復雜性,甚至也沒有最佳適用技術。反而在行業里,大家普遍反對人為地框定某一類型的技術。比如之前污水廠提標改造如何選擇技術路線的問題,就曾引發廣泛爭議。

用一位行業人士的話說就是:環保行業技術多,門檻低,客戶分散,項目特性強,很難有核心的通用的技術和通用產品,也沒必要使用通用的技術和產品。條條大路通羅馬,以項目做選擇,以效果為標準。

那么,對于環保企業來說,所謂的真問題其實只有一個:如何聚焦客戶價值:更好地發現、發掘客戶需求?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劉淑杰8年前的發言,從創新的目的、基礎原則、成本控制和持續學習的角度,對創新的基本框架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這個描述也適用于來解答環保企業上面的真問題,其反面也對應了前面提到的環保企業“假創新”。

至于具體如何發現、發掘并滿足客戶需求,后面有機會再行交流。

在E20商學院CEO特訓班里,傅濤博士專門就此開設了一門課程——《環保企業創新八步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CEO特訓班”公號進行相關閱讀及咨詢。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