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澆筑完成,由深圳利源水務設計咨詢公司擔任EPC總承包單位、中建八局南方公司承建的濱河水質凈化廠提標擴建工程項目一階段主體結構全面封頂,項目建設全面邁入機電安裝、裝飾穿插施工沖刺階段。
封頂儀式現場
【濱水陽臺 河畔碧汀】
項目效果圖
深圳濱河水質凈化廠提標擴建工程項目位于深圳市福田區濱河大道,隔深圳河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望,是深圳市首批水務精品工程項目,為國內首個完全采用“AOA”工藝設計建設的大規模水質凈化廠。建成后,廠區污水處理總體規模將提擴至50萬m3/d,出水標準由原國家一級A標提升為深圳B標,協同上蓋智算中心、生態公園、數字環境產業園建設,統籌“水資源”“水文化”“水生態”,“生產”“生態”“生活”疊加共融,為深圳河斷面國考達標提供有力保障,助力深圳實現“雙碳”目標。
項目實景圖
為順利實現本次工程節點,利源濱河項目管理團隊秉持打造“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名片工程”的目標,牽頭施工單位10天協調780名產業工人跑步進場,5天完成現場總平轉換,持續創優生產環境,夯實履約要素保障;20天完成鼓風機房和新建高壓配電間主體結構施工,10天完成一階段20路共6500米高壓電纜二次倒改,一階段進水泵房提前12天通水完成“330”節點,提前10天完成一階段主體結構全面封頂,以過硬質效穩定推進各項建設任務。
在質量方面,嚴格落實深圳環境水務集團安全質量管理要求,堅持匠心智造,交付質優精品,始終樹牢“質量管理,人人有責”的全員質量意識。落實執行“大質量”管理體系,成立以業主負責人為組長的質量創優領導小組,以爭創詹天佑獎為最終目標,將創優過程分解貫徹,截至目前項目2023 年連續四季度榮獲深圳市水務局“質量安全紅榜工地”,四個季度蟬聯深圳環境水務集團質量安全第三方綜合評價第一名,并已通過深圳市優質結構工程獎初評、廣東省優質結構工程獎初評驗收。贏得業主、監理高度認可,獲各級主管部門一致好評,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執行力支撐生產運轉,鐫刻項目高質量建設的履約新篇。
【精功匠心智造 砼筑水務精品】
在“數智建造”方面,以BIM應用為核心,持續擴展管線建模、樣板設計、施工交底邊界,已落地BIM建筑、方案模型30余項。聚焦行業尖端,賽事前沿,深挖總結項目科技成果,斬獲BIM獎項16項,國際級BIM大獎4項,國家級BIM大獎9項,目前已申報中私企協課題,立項深圳市新技術應用示范工地。同時,項目現場裝配樁孔定位器、墻體自動噴淋養護系統,智能運用結構柱鋼筋定位箍、管道焊接機器人輔助相關工序,全力打造水務精品工程。
BIM 大獎榮譽證書
【安全合和護航 創優生產屏障】
在安全生產方面,項目持續創優安監措施、體系亮點,系統構建現場安全屏障。項目設置臨時用電教學培訓室,教學室內配備各類臨時用電儀器儀表、配電箱等設施,通過實操教學提高項目施工、管理人員臨時用電理論知識,提升臨時用電管理水平。施工現場大門處設置一站式教育中心,做到入場資料辦理、新進場人員教育交底一站式服務,方便快捷。
一站式教育培訓中心
現場配備一體化體檢設備,可現場進行人員健康體檢,結果科學有效,體檢結束即刻打印體檢結果。項目進場工人體檢、教育率達100%。
一體化體檢設備
泥漿池配備泥漿泵操作平臺,便于工人操作泥漿泵,減小工人因攀爬泥漿池帶來的高處墜落風險。樁孔采用豎向定型化防護圍欄與水平鋼網片防護相結合,防護可靠性高,視覺效果明顯。
泥漿池操作平臺
樁頭鋼筋切斷面佩戴保護帽,防止毛刺及鋒利斷面對作業人員造成割傷。按照隱患分級評定在所有二級配電箱區域設置風險區標識,并設置現場臨時用電分布布置圖,便于現場人員檢查、識別與應急使用。
樁頭鋼筋切斷面佩戴保護帽
二級配電箱風險區標識
根據現場機械分布及協同配置,采取“機械包干”制,將現場每臺機械分配到人并張貼巡查打卡二維碼;管理人員每天分三次巡檢機械設備狀態、機手操作、安全裝置以及作業環境安全性,有效降低機械安全管理風險。考慮到后期主體施工進場材料可能在基坑環路中轉導運,項目根據規范及方案要求在環路2米范圍設置基坑堆載控制線,便于堆放物料區域界定劃分。
“機械包干”制巡查打卡
基坑堆載控制線區域劃分
創新太陽能預警標識系統, 實時監控配合聲光警報,多媒體層級輔助監管,確保現場生產安全,建立機具進場、使用、回收。全周期碼上巡檢、電箱遠程控制系統 ,縱深安全生產數字化、體系化建設。
太陽能預警標識體系
項目綜合運用一體化微濾沉淀系統,落實增設防噪圍擋、除塵霧炮等系列設施,確保現場施工安全文明、綠色高效累計向深圳市水務局提供優秀安全實踐做法 38 項 ,為行業安全發展貢獻智慧、綠色力量。
一體化微濾沉淀凈水機
防揚塵機具沖洗池
后續,利源濱河項目管理團隊將始終秉承“品質保障,價值創造”的理念,繼續以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標桿工程為最終目標,持續強化安全管控能力和履約質效水平,以高品質管理吹響項目建設“集結號”,鋪設項目高質量發展“快車道”,努力為深圳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