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蘭州市鹽場污水處理廠
推薦單位:中鐵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投資建設運營
項目所在地:蘭州市城關區紅柳灘41號
項目概況
蘭州市鹽場污水處理廠項目是甘肅省首批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項目,也是甘肅省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更是中鐵水務投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項目占地44.158畝,總投資10.64億元,特許經營期為30年(含2年建設期)。項目新建全地埋式污水處理箱體1座,箱體土建設計規模為10萬m3/天,土建工程一次性建設,設備按照7.5萬m3/d設計實施,現日處理水量5萬m3/d,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污水處理采用A2/O+MBR膜處理工藝。2020年8月16日開工建設,2021年12月24日通水調試,2022年6月1日正式商業運營。
示范意義
從“地上”到“地下”。蘭州鹽場污水處理廠把污水處理設施全部轉移到地下空間,在地下加蓋全封閉完成全部污水處理過程,最大限度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隱匿于城市繁華之中,成為城市的“隱形守護者”。
從“鄰避”到“鄰利”。把污水處理廠“藏”在地下,留出地面建設生態公園,土地利用的新模式不僅有效降低對周邊城市居民生活和環境影響,還提升了母親河黃河蘭州段岸線生態景觀質量,助力蘭州打造“黃河之濱也很美”城市名片。地表的綠化景觀成為清新舒適的城市“綠肺”,大大增強了人們對水服務和水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將污水處理公共設施從“鄰避”變成“鄰利”。
從“尾水”到“河水”。 蘭州鹽場污水處理廠采用A2/O+MBR膜工藝,出水水質穩定優于一級A標準排放,高標準的出水,可用于廠外的河涌補水以及廠內景觀用水、綠化灌溉、道路保潔以及冷卻設備補充用水,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真正實現水資源再循環利用。
項目亮點介紹
(1)實施效果
工藝上,采用A2/O+MBR膜工藝,使出水效果穩定優于一級A標準排放,高標準的出水,可用于廠外的河涌補水以及廠內景觀用水、綠化灌溉、道路保潔以及冷卻設備補充用水,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真正實現水資源再循環利用。
(2)社會效益
項目服務蘭州市城關區鹽場和九州區域40平方公里、39萬人口的日常污水處理。地面上結合黃河風情線獨有的景觀,種植各類綠植,形成四季有綠、三季有花的生態景觀,以生態黃河治理元素貫穿,打造了集黃河治水歷史、現代凈水科技、兒童趣玩科普等單元為一體生態公園,為居民提供了清新舒適的休閑場所,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花園式”污水處理廠。
(3)生態效益
作為甘肅省重點環保工程,也是甘肅省首批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工程,蘭州鹽場污水處理廠以綠色創新推動污水治理得實效,以共建共享推動公眾開放再深入,以匠心品質打造品質運營新標桿,以向善向美推動服務民生顯擔當。該項目對蘭州市改善黃河蘭州段水系生態環境,加快蘭州景觀水系建設具有深遠的意義。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A2O+MBR工藝.
(2)工藝/裝備原理
A2O生物池通過人為地維持好/厭氧環境,使微生物持續特定的生化過程,去除污水中的目標物質(BOD5、CODcr、TP、TN),之后MBR膜池使用微濾膜分離技術取代傳統活性污泥法的沉淀池和常規過濾單元,實現泥水分離。從而達到排放要求。
(3)工藝/裝備特點
出水水質優良、穩定;工藝流程短,運行控制靈活穩定;容積負荷高,占地面積小;對水質的變化適應力強,系統抗沖擊性強;自動化程度高,管理簡單。
(4)應用工業領域
市政污水處理.
(5)工藝/裝備流程圖
(6)項目部分案列照片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