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空間高效利用-RPIR工藝
推薦單位:昆山建邦環境投資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投資建設運營
項目所在地: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
項目概況
昆山市花橋污水處理廠位于花園路北端,現有處理規模6.25萬噸/日,于2015年9月建成投產,占地129畝。服務范圍為整個花橋經濟開發區,總服務面積約52km2。采用改良型A2/O工藝+高密度沉淀池+V型濾池+紫外消毒輔助次氯酸鈉消毒,設計標準為優于一級A標準,2020年12月完成提標改造工程,尾水排放標準提升為DB32表2標準,目前花橋廠通過管理性提標穩定達“蘇州特別排放限值標準”,尾水排入小瓦浦河最終進入吳淞江。中水回用率 15%,采用超濾膜中水處理工藝。
花橋二期污水處理規模為 6.25 萬噸/日,采用A2/RPIR工藝+磁混凝沉淀池+濾布濾池+次氯酸鈉消毒,排放標準為DB32表2標準。
示范意義
花橋污水處理廠擴能改造項目,在用地緊張的發達地區采用先進的RPIR技術,利用原一期工程空地建設規模與一期同等大小的污水處理設施(6.25萬噸/日),大大的節約了用地,為政府節省約40畝用地指標。
項目亮點介紹
(1)實施效果
RPIR快速生化污水處理技術,是以活性污泥法為基礎開發的一種新型污水處理技術,其主體設施單元為反應沉淀一體式矩形環流生物反應器(RPIR)。
RPIR通過將曝氣池與二沉池合二為一,形成反應與沉淀一體式結構,實現污泥的高效截留而不需污泥回流泵,縮短了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通過構建導流結構并利用氣升動力實現混合液的環流,使污水與曝氣池內的活性污泥進行充分混合達到高效去除污染物的效果,同時還能提高溶氧效率、降低曝氣能耗。
(2)社會效益
花橋廠一期工程占地面積70畝,設計處理規模為 6.25萬噸/日,花期二期工程新增6.25萬噸/日,總規模12.5萬噸/日,在不增加用地的情況下新建同等規模的水廠,土地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花橋地區每畝單價達800萬元,花橋節約二期預留地59畝,經濟價值近4.7億元。
(3)生態效益
處理規模由6.25萬噸/日增加至12.5萬噸/日,為花橋水環境處理提供有力保障。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RPIR工藝。
(2)工藝/裝備原理
在生化池好氧段鑲嵌RPIR模塊,通過生化池曝氣使模塊形成環流,從而在模塊中實現泥水分離。
(3)工藝/裝備特點
混合液流態穩定,污泥性狀好,沉降性能優異。
反應沉淀一體化,污泥濃度高,水力停留時間短,占地面積小,設備投資省。
硝化反硝化作用強,脫氮效果優異。
污泥無動力全回流,節能效果明顯,運行費用低。
啟動快、運行穩定、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管理方便。
生物相豐富,系統穩定性強。
(4)應用工業領域
RPIR模塊適用于處理城鎮污水、農村污水或類似水質的可生化工業廢水;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用地緊張區域。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