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原提升水量方式計算電費:每小時平均水量1700m3
峰期提升電費:1700m3/h*7h*0.041kwh/m3*1.12元=547元
低谷期提升電費:1700m3/h*8h*0.041kwh/m3*0.25元=140元
平價期提升電費:1700m3/h*9h*0.041kwh/m3*0.68元=427元
每天提升電費:547+140+427=1114元。
實施峰谷平衡流量自動運行后:峰平谷水量比例按2:3:5執行:
峰期提升電費:1150m3/h(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7h*0.041kwh/m3*1.12元=370元。
低谷期提升電費:2280kwh/m3*8h*0.041kwh/m3*0.25元=187元。
平價期提升電費:1530kwh/m3*9h*0.041kwh/m3*0.68元=384元。
實現峰谷平衡流量運行后,每天提升電費:370+187+384=941元。
實現峰谷平運行后,預估提升系統每天可節約1114元-941元=173元,全年可節約173*365=63145元。
外回流泵、脫水機錯峰運行,電費節約計算
南部廠配置外回流泵4臺,原每天運行24小時,每小時共用電16kW,每年總用電量電費為16*24*365*0.67=93907元。
高峰期7小時,10:00至12:00為高峰用電,設置為停用2小時,14:00至19:00時間段為高峰期只運行2小時,其余時間間歇2小時運行2小時,僅錯開高峰用電,每年就可節約5小時*16度*1.12元*365天=33000元
在處理水量不變的情況下,電單價由原來0.70元/度(1-7月均值)降至0.62元/度。南部廠平均每月用電量為230000kWh,即一年可節約電費22.08萬元。
(2)社會效益
峰谷平模式的曝氣系統智能控制在污水處理領域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處理效率和環保水平,還有助于節約能源、降低成本,并支持了國家環境保護政策的實施,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3)生態效益
"峰谷平”模式曝氣系統智能控制的項目生態效益主要包括提升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從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促進綠色發展。該項目通過智能氣水比曝氣控制模式,實現節能減排,降低碳排放,有助于改善環境質量,符合國家的綠色發展政策。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裝備名稱:
智能化動態DO控制模式
氨氮控制模式
峰谷平氣水比控制模式
(2)工藝/裝備原理
基于“峰谷平”模式曝氣系統智能控制,根據廠區來水規律情況,實行低谷時段多處理水,峰平時段少處理水,根據水量情況同步調整風機氣水比方式運行,進一步降低電力成本。
(3)工藝/裝備特點
智能曝氣控制原則,峰谷平控制,氣水比運行,鼓風機效率等。此外,該項目還注重節約動力電費成本,降低電價,全流程自控等特點。
(4)應用工業領域
建議在污水處理廠推廣應用,自來水廠也可以通過這種模式創造收益.
(5)工藝/裝備流程圖
(6)項目部分案列照片
項目智能控制邏輯圖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