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一期規模10萬噸/日,設備安裝規模5萬噸/日,一期工程納污范圍109.97平方公里,惠及人口約67.67萬。尾水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V類標準(總氮執行10mg/L)。
(2)社會效益
蘇托垸污水廠已正式授牌湖南高校孵化培訓基地;省排水協會培訓基地,積極發揮社會責任、科普、環保教育等多重社會功能;全年接待頻次約共計135次,例如接待政府、街道、湖南電視臺、中小學、高校、日本WA水務公司蒞臨蘇托垸污水處理廠參觀交流等。我們與客戶時刻站在一起,共同守護湘江。作為政企合作的示范性項目、水生態及水科技的專業化展示平臺,蘇托垸水廠受到政府及行業相關部門的廣泛關注。專家學者和同行觀摩調研;并承載著對學生、市民進行水保護、水科技、水文化科普宣傳的重要社會責任,定期迎接社會民眾的參觀到訪。
(3)生態效益
長沙開福區蘇托垸片區受瀏陽河、撈刀河兩條河流的分割,以及蘇托垸濕地公園的生態隔離,長沙北部板塊一直與老城區保持相對獨立關系,接受老城區的輻射功能相對不便。長沙在“十四五”規劃中正式明確了“一主六副多中心”的城市空間格局。位于城北的金霞,被確定為“長沙城市副中心”。在新一期的長沙城區未來五年發展計劃中,“北進”意圖明顯。蘇托垸開發逐步走上正軌,與“北進”,打造長沙北中心不無關系。目前蘇托垸片區已啟動城市設計,產業策劃及開發模式研究,其中北部定位為生態濕地公園,集亞熱帶水生動植物保護、親子休閑、科普和研學旅游為一體;南部計劃于2024年提質改造示范點周邊道路,建設排水通道,結合農村特色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點。
作為長沙“北中心”發展規劃的重中之重地區金霞新城及蘇托垸片區的配套污水處理設施,未來蘇托垸污水處理廠將伴隨有關片區共同發展,成為長沙“北中心”的生態防護屏障之一。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污水處理工藝:預處理+AAO+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濾池+紫外消毒池工藝。
污泥處理工藝:剩余污泥→污水泵站→貯泥池→離心脫水→泥餅外。
(2)工藝/裝備特點
數字化運營,項目采用北控水務數字化運營管理工具——部署兩個主系統及兩個輔助系統:主系統:SCADA與SED;
SCADA(監控和數據采集系統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遠程監控,聯合告警,數據記錄,服務城市保障升級,讓客戶放心。
SCADA系統是平臺型控制系統,可通過網絡專線實時收取各廠數據,在區域層面幫助各廠強化中控室監管能力,實現對接入各廠設備的遠程可監可控,各項儀表數據的全周期記錄。
SED(污水運營管理系統)
——提升生產管理透明度及效率,實現數字化運營管理。
SED系統是集團運營條線的中心系統,集成了項目管理系統、財務藍科系統、報表系統、人力系統數據;覆蓋了水廠的工藝、設備、安全、綜合管理、運行評價等全業務場景,通過線上異常數據和維保計劃觸發工單的發放、驗收、績效,實現高效調動人力、支撐各廠的生產閉環管理。此外,通過設備臺賬管理系統生成詳盡的設備檔案。已實現數據同源、實時可視、事件留痕,自動匯總分析。
輔助系統(為主系統做支撐):物聯網數采系統與監控系統
物聯網數采系統-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及標準性:(準確性)該系統實現了云平臺數據的安全存儲和調取。同時,我們會跟進員工培訓計劃強化運維能力,并配置集團、大區、區域公司3層監管,聯動內部考核,確保數據在線。(標準性):北控水務結合全國1000+家水廠(服務全國1116座污水廠)反饋的數據應用需求,梳理出電量、工藝、經營、水量、水質、污泥、藥劑類指標420項,對指標名稱、數據來源、指標單位、計算規則進行標準化定義,并實現了重要指標的識別、上傳、維護。
遠程監控系統-對異常狀態實現及時預警,提升決策能力,讓“作戰指揮”更加高效:通過在巡檢點視角部署監控器,可快速調取各廠實時視頻,在原有安防屬性基礎上強化遠程值守及自動報警作用。同時,系統后臺設有集團專家小組,可實現遠端技術加持,對一線問題做到專業及時的分級響應。
(4)應用工業領域
該項目未應用在工業領域。
(5)工藝/裝備流程圖
(6)項目部分案列照片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