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建立質量復驗。嚴格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委托專業檢測機構按照《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CJJ-181),開展排水管材安裝后、溝槽回填覆土前基底承載力壓實檢測和管線工程測繪、內窺檢測、閉水試驗(影像),形成準確、完整的管線工程測繪檢測數據和測繪圖,建立質量復驗,各地復驗抽檢或在省級抽查中質量不合格的排水管材、構配件和設備,要責令施工單位停止使用并拆除已安裝部分,同時將該批次排水管材全部退場,并做好退場記錄;建立排水管材質信名錄,動態調整質信等級,避免排水管網沉降、塌陷、變形、開裂、滲漏等質量缺陷。
四、嚴格組織竣工驗收
(十)嚴格驗收標準。嚴格按照《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范》(GB1310/T 234)《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要求,依法組織設計、施工、監理等相關單位進行分部工程驗收或竣工驗收,在常規進行閉水試驗的基礎上,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結構性、功能性健康檢測,重點核實管網雨污分流、管網坡度及高程、檢查井高程、管道基礎承載力、溝槽回填壓實檢測報告、污水處理廠進水BOD5濃度、管網覆蓋率提升等內容,確認工程質量符合有關規范、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符合設計文件及合同要求,對存在工程質量問題或雨污分流不徹底、污水處理廠進水BOD5濃度提升不高的項目責令整改,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不得出具工程竣工驗收報告;未組織竣工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十一)完善檔案資料。建立完善市政排水工程包含項目立項、環評、地勘、初步設計、施工圖、進場驗收記錄、隱蔽驗收記錄、功能性試驗記錄、分部分項驗收記錄、設計變更文件、管線測繪成果、內窺檢測影像及報告、閉水試驗影像及報告、工程竣工驗收報告等完整齊全的工程檔案資料,建立排水管網數據庫,移交各地城建檔案館保存。
五、嚴格運行維護管理
(十二)明確運維責任。排水管網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要及時移交排水主管部門或委托的排水運維單位運維管理,并在移交、委托協議中明確排水設施運行維護管理的責任和義務;依法辦理排水許可證,對設施運行期發生的破損、淤堵、錯混接等問題承擔整改責任。
(十三)強化運維管理。各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督促委托運行維護管理單位按照委托協議或者合同約定承擔相應責任,加強運維養護能力建設,完善資金投入機制,定期開展檢查巡查、檢測維護,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防止管道和設施帶病運行;城市建成區、河道的雨水、污水排口要分別設置清晰明顯的標識標牌。
(十四)建立長效機制。完善管網清淤疏浚等日常養護制度,強化汛前管網清疏管養,逐步建立管網運行維護管理長效機制,常態化開展老舊管網排查檢測,落實排水管網周期性檢測評估制度,嚴格執行排水許可和排水接駁制度,整治沿街經營性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污水亂排直排問題,市政污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生活污水應當依法規范接入管網,嚴禁雨污混接錯接,嚴禁小區或單位內部雨污混接或錯接到市政排水管網,在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因地制宜開展無化糞池排水系統建設改造。
(十五)加強協同聯動。各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水務局要結合職能職責,加強與各級發展改革、生態環境、市場監管、水利等相關部門協同聯動,形成工作合力,不斷完善城鎮排水與污水管網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進一步提升城鎮防汛排澇和污水處理效能,切實消除城鎮水環境安全隱患,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