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表示,全年環保裝備制造業總產值預計超過9700億元。
據了解,為加快先進環保技術裝備研發和推廣應用,提升環保裝備制造業整體水平和供給質量,國家也多次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節能環保技術與裝備的發展。
如,2022年1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力爭達到1.3萬億元。據介紹,“十四五”以來,產業集中度逐步提高,大型企業、上市公司產值在全行業的占比不斷提高。同時,大量企業實現綠色轉型。除此之外,還涌現出一批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優質企業數量不斷增長。
根據工信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23年版)》,收錄環保技術裝備共計158種,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廢處理處置、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環境污染防治設備專用零部件、噪音與振動控制、大氣污染防治等類別,如電磁脈沖閥、移動極板靜電除塵設備、轉爐煤氣凈化回收技術、氧化石墨烯定向膜過濾裝備等。
2023年8月15日,工信部發布《2023年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共59家企業入選,大氣治理與環境監測儀器領域共有22家(詳情點擊:多家涉VOC企業入選 工信部發布《2023年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
新聞發布會上,陶青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繼續推進《“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落地見效,持續提升新型工業化的含綠量,不斷擦亮生態底色,例如積極穩妥推進工業減碳。統籌推進工業及重點行業碳達峰,開展工業數字化碳管理試點。2024年計劃制定100項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規則標準。大力發展氫能、儲能等綠色低碳產業,提升落后產能能耗、環保等要求,加快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