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山東省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
這幾年,國內的污水排放標準逐漸趨嚴,各地的地方排放標準(絕大多數都相當于準IV類排放標準)先后出臺,有的地方雖然不是以地方標準的形式出臺,但是也是以其他文件或口頭要求的方式,變相提高污水排放標準。通盤看這些標準,其實也能看出很多發展趨勢和技術變化...
01準IV類標準起源
國內的準IV類排放標準起源于北京,北京最早于2013年出臺地方標準,主要污染物指標相當于地表水“準IV類”。其實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里,并沒有“準IV類”這么一說。只有I、II、III、IV、V類和劣V類,一些地方排放標準里主要污染物指標COD、氨氮、TP,幾乎都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中IV類水水質要求相同,TN例外。正是因為TN達不到V類水要求(1.5mg/L),因此地方污水排放標準才被大家叫“準IV類”。
北京雖然是第一個出臺地方標準的省/市,但小編認為,真正讓準IV類標準進入各省視線的是2015年出臺的天津市《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12599-2015)。當時天津的不少污水處理廠,正在進行出水一級A標準的提標工作,標準出臺后,一級A出水的提標尚未完成的情況下,隨即開始了準IV類提標改造工作。主要污染物指標也是參照了準IV類排放標準。
當然,2015年還有一個標準的出臺,也是極大推動了準IV類標準在各地的推進。那就是國標《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
按照以往的經驗,征求意見稿的出臺后不久,正式版的就會發布。所以在后續的兩三年里,沒有正式版發布前,各地開啟了地方標準的制定,目標也是參考準IV類排放標準的限值。雖然最終這個征求意見稿沒有變成最新版國標,但它對國內準IV類排放標準的推動作用不可忽視。
02行業引領:江蘇
2018年是史上地方排放標準出臺最多的一年,多達8個省共出臺16個相關污水排放地方標準,分別為浙江省、湖南省、江蘇太湖流域、陜西黃河流域、廣東茅洲河流域、江蘇太湖流域、福建廈門市、深圳經濟特區(水質凈化廠水污染物排放技術規范)、河北大清河流域、河北子牙河流域、河北黑龍港及運東流域、山東南四湖東平湖流域、山東沂沭河流域、山東小清河流域、山東海河流域、山東半島流域,還有上海市。
浙江、湖南、上海是全省范圍的排放標準,其中浙江、湖南是準IV標準,不過上海市的地方標準COD依然是50mg/L, 氨氮和總磷排放限值提高到準IV。
江蘇省出臺《太湖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重點工業行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18),將太湖流域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提升至準IV類。其實早在2008年初,太湖藍藻爆發直接影響了周邊城市供水安全,這之后開啟了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往一級A提標的大幕。因此太湖流域排放標準的再次提升,有著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氣勢和決心。
到2022年12月,江蘇省又出臺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DB32/4440-2022),將準IV類排放標準擴大到全省范圍。同時將氟化物明確列為特征污染物進行去除,氟化物排放限值(日均值)為1.5mg/L,可謂史上最嚴的氟化物排放標準。
江蘇的最新地方標準中,涵蓋國標中所有控制項目的基礎上,新增了反映綜合生物毒性(斑馬魚卵急性毒性)風險控制指標,應該是首次將生物毒性也納入監管范圍,可謂行業的一大進步。
還有一大亮點,就是新增日均排放限值與一次監測排放限值“雙控”,相比以往,各地都采用瞬時達標,江蘇可謂又一次走在了行業前列,個人認為,這對降低污水處理成本,回歸污水處理的科學性,降低行業內耗和內卷,都有著重大進步意義。
緊接著,最近發布的《山東省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也提出了日均值和瞬時值兩個指標。可謂開啟了理想回歸之路。
03氟化物去除
在此次江蘇地標之前,有一些省/市的地方排放標準里也有氟化物的限值,比如2013年北京、2015年天津、2018年的深圳經濟特區的地方排放標準,氟化物限值為1.5mg/L(日均值);2018年出臺的《陜西省黃河流域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氟化物排放限值為8mg/L;2018年山東省出臺的4個流域排放標準里,氟化物的限值為2mg/L;2021年《河南省黃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氟化物的排放限值為2mg/L。
但之前這些地方標準里氟化物的要求,小編認為并沒有引起行業內大范圍的關注。江蘇省2022年出臺的最新地方標準,可以說真正在行業內掀起了氟化物去除的浪潮。
緊接著,2023年初,河南、安徽發布南四湖流域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2023年底,江蘇、安徽、河南、山東四個省出臺的南四湖流域排放標準,氟化物排放限值為2mg/L。
當然氟化物的去除得到行業的重點關注,可能和這幾年光伏、電子行業快速發展也有一定關系。
04最令人惋惜的地方標準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