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市場與銷售。
環境產業出現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因為產業化程度不夠。工程項目在質量的穩定性上存在問題,項目好不好取決于各方面認真程度,好壞差異很大,在市場銷售上,工程老板天天馬瘦毛長的請客戶吃飯,依賴人情溝通。產品有本質區別。產品質量穩定一致,因為產品標準是法定的價值承諾,達不到標準就會被召回退貨。同時產品有樣品、樣品說明書,用戶在說明書中選擇產品,所見即所得,降低了營銷和銷售成本。
產品有清晰的用戶、服務、銷售邊界,能形成代理,形成渠道銷售、第三方安裝服務等良好的生態關系。
五是品牌與標準。
產品名稱不是公司名稱,是承載特定價值的名稱與品牌。比如HUAWEI Mate X2手機,是產品名稱不是公司名稱,如果缺乏產品品牌,產品化就沒有到位。
另外,領先的產品要進行質量分級,比如奔馳品牌可以分為smart、S、C各種級別。質量分級針對產品質量而非工程質量,一個工程做完可以用評獎去肯定質量,而產品的分級在出廠之前就已經完成了。
六是智能與售后。
基于產品的一致性和批量性,可以基于智能系統能力,將操作系統進行固化,形成系統能力。系統可以形成融入產品的知識中臺,將企業的知識產權、智慧固化封裝,才能進一步支撐創新商業模式,加強客戶粘度。
03產品化的路徑:一體兩翼
在環境產業第三次浪潮中,E20環境平臺將推動產業化發展作為使命,同時以此作為與產業同行最核心的工作方向,提出了高質量發展導向下的“一體兩翼”的產業核心戰略:
“一體”就是高質量引領下的服務、技術、裝備產品化,“兩翼”就是標準化和智能化。傅濤指出,“一體兩翼”最終的尾翼是品牌,品牌是產品的門臉,是建立在客戶心目中的豐碑。一體兩翼本質是讓產品實現價值集成,鑄就產品的價值剛性。
第一翼:標準化
實際上環境產業對標準并不陌生,建筑行業很在乎標準,然而遵守的是建設規范的施工標準,是通用型的國家標準,市場競爭的是性價比。強制性的國家標準是低端標準、紅線標準、入門標準,達不到就不允許上市。而達到了國標,也并不意味著能滿足不同用戶場景的需求。
比如泰和污水廠是上海水務行業的門臉,對高品質有更強烈的追求,我國強制國標下的產品若不能滿足水廠的需求,就可能選擇進口產品。
一些發達國家有百年以上的工業化進程,產品標準高,在發展過程中,國內一直默認歐標、美標、日標的就是好產品。傅濤指出,我們之所以做不出世界一流產品并不是沒有能力,而是用戶并不知道什么場景中需要好產品。環境產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制定產品的質量分級標準,本質是讓優質服務有對價,讓服務有差異,讓差異有依據,讓依據有標準,讓標準可衡量。讓用戶感知到住快捷酒店要花三四百,住五星酒店就是要花到七八百,如果沒有分級標準,所有的酒店都是招待所標準,環境產業只能停留在低價上內卷。
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習總書記提出要“用高標準引領高質量”。2017年,我國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國家八部委聯合成立國家質量分級領跑者辦公室,推動我國服務產品與品牌的高標準,質量分級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針對環境產業標準化工作,E20環境平臺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成立“兩山標準化研究中心”。目前已經圍繞環境產業的相關產品和服務發布了14個領跑者標準,今年內會陸續發布相關標準50項。
針對環境產業傳統的“老物種”如水泵、風機、閥門等設備產品,領跑者標準采用“高性能標準”。針對 “新物種”如智能機組等新功能的出現,領跑者標準采用“新價值標準”。
在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的指導下,2023年9月1日,雙百聯盟首先發布了服務標準——“1+6”質量分級及“領跑者”標準,這是世界上首次對污水處理服務按照6個維度進行分級,1(六項全能)+6(精細化、低碳化、智能化、社會化、生態化、資源化)的污水服務領跑者標準。
除此之外,E20也在攜手全行業立項技術標準和產品標準、裝備標準,通過質量分級,進一步探索高質量、高標準進階路徑。傅濤表示,標準是形成產品的必選項、基礎項,沒有質量分級的設備就不能構成產品。
第二翼:智能化
在當今時代,任何產品必須經歷智能化的洗禮,所有行業、所有產品都達到了被智能賦能的階段。原來的產品主要考慮工業技術、制造,如今加了兩個維度,智能水平、品牌營銷,環境產業也不例外,實際上,智能化給予環境產業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
按照環境產業的進階發展,智能化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層是自動化,讓電氣設備按照組合指令自動運行,通過PLC/DCS各種工控實現電氣替代人工; 第二層是信息化,解決信息孤島,通過數據清洗形成統一的數據歸集,第三層進入到了數字化,讓反饋可以閉合,為設備賦予大腦。第四層是高階的智能化,讓智慧能學習能封裝、有迭代,系統能夠實現自我的學習,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讓這些能力成為產品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
04E20的定位升級,與志同道合的優秀企業卓越同行
圍繞著“一體兩翼”的產業核心戰略,E20環境平臺定位升級,從“智庫引領的環境產業縱深生態平臺”進階為“智庫智能雙引擎的環境縱深生態平臺”。
E20環境平臺與百度、騰訊、清華大學等展開戰略合作,研究開發了“兩山智聯”智能中臺。傅濤表示,我們希望為環境產業構架一個開放性AI智能中臺,降低環保企業智能化的門檻,解決行業接入智能化難、貴、慢、亂的問題,讓所有企業可以快捷、便宜、簡單明了的封裝自己的知識產權,形成自己的智能產品,與行業共同實現“共建、共創、共享”。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