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廣西公布2023年第三批生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輕微違法不予行政處罰)

時間:2023-10-10 09:32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評論(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積極探索包容審慎和柔性執法方式,相繼出臺《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規則》(以下簡稱《規則(2020版)》)《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印發關于規范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免予處罰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規則(2023版)》(以下簡稱《規則(2023版)》),明確13種不予行政處罰、24種初次違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情形。各市生態環境局通過采用宣傳教育、幫扶指導等方式,辦理了一批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的案件。2021年至2023年9月15日,全區生態環境部門共辦理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案件189件,不予行政處罰金額4400多萬元,實實在在幫助經營主體紓困解難,有效保護和激發市場活力。

為發揮典型案例示范引導作用,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梳理公布4起輕微違法不予行政處罰典型案例,并對辦理相關案件的梧州、欽州、來賓、桂林市生態環境局提出表揚。

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包括:

案件1:梧州市某磚廠未按排污許可證要求開展自行監測案

一、案情簡介

2023年3月9日,梧州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對梧州市某磚廠進行日常檢查。查閱排污許可證發現,排污許可證要求該磚廠對其有組織排放廢氣每半年開展自行監測一次。經查,該磚廠自2020年5月申領排污許可證以來,僅在2022年開展2次自行監測,未按排污許可證要求開展至少5次自行監測。

二、查處情況

該磚廠上述未按排污許可證要求開展自行監測的行為違反了《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第十九條“排污單位應當按照排污許可證規定和有關標準規范,依法開展自行監測,并保存原始監測記錄。原始監測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5年”的規定。依據《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五項:“違反本條例規定,排污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治:(五)未按照排污許可證規定制定自行監測方案并開展自行監測”和《規則(2020版)》的規定,2023年6月6日,梧州市生態環境局對該磚廠下達《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擬對其處以罰款92326元。該磚廠提出陳述申辯:受疫情影響,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期間未能正常生產,2021年有近一半時間都處于停產狀態,因此僅開展一次自行監測,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均已按照排污許可證要求每半年開展一次自行監測,并補充提供2021年自行監測報告1份、2023年自行監測報告1份等材料。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當事人有證據足以證明沒有主觀過錯的,不予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的規定,經集體討論,2023年6月28日,梧州市生態環境局對該磚廠下達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

三、啟示意義

(一)排污許可證是排污單位合法排污的“身份證”,排污單位取得排污許可證后,必須持證生產、按證排污,嚴格執行排污許可證相關管理要求。

(二)本案中,該磚廠雖存在未按排污許可證規定開展自行監測的行為,但疫情屬于不可抗力因素,主觀上無過錯。本案充分考慮企業實際情況,經認真調查核實后,對符合不予行政處罰規定的,經過集體討論依法不予行政處罰。

案件2:欽州市某養殖專業合作社未依法進行排污許可登記案

一、案情簡介

2022年4月20日,欽州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對某養殖專業合作社進行檢查,發現該合作社飼養生豬約1800頭,配套建設的治污設施正常運行,但未依據《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污染物產生量、排放量和對環境的影響程度都很小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填報排污登記表,不需要申請取得排污許可證”和第三款“需要填報排污登記表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在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上填報基本信息、污染物排放去向、執行的污染物排放標準以及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等信息;填報的信息發生變動的,應當自發生變動之日起20日內進行變更填報”及《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9版)》“一、畜牧業03”的規定,在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填報排污登記表。

二、查處情況

該合作社上述未依法在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上填報排污登記表的行為違反了《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三款的規定,2022年4月25日,欽州市生態環境局對該合作社下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責令該合作社改正違法行為。經核實,當日該合作社已在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填報排污登記表,符合《規則(2020版)》第八條第一項“有下列情形之一,當事人及時主動消除環境影響且環境影響輕微的,由當事人提供相應材料,經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核實后可以免予處罰:(一)建設單位未依法備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排污許可證登記,在發現后5個工作日內改正的”的規定,5月25日,欽州市生態環境局對該合作社未依法進行排污許可登記的違法行為作出不予行政處罰的決定。

三、啟示意義

根據廣西實際,《規則(2023版)》沿用《規則(2020版)》關于“建設單位未依法備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排污許可證登記,在發現后5個工作日內改正的”的規定,引導企業主動守法經營,有助于發揮企業在生態環境治理中的主體作用。

案件3:廣西某新能源有限公司非法轉移危險廢物案

一、案情簡介

2022年8月8日,來賓市生態環境局接群眾舉報“有人在來賓市興賓區金海公園康寧寺附近非法收購廢舊鉛蓄電池”。來賓市生態環境執法人員立即趕赴現場,發現一輛車牌為桂K****F的藍色重汽華沃牌小型貨車內裝載176個不同品牌的廢舊鉛蓄電池(司機為孫某華)。貨車上的廢舊鉛蓄電池屬于《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危險廢物(廢物類別:HW31-含鉛廢物,廢物代碼:900-052-31)。經查,該貨車屬于廣西某新能源有限公司,該公司業務員孫某華、龍某飛兩人持廣西某新能源有限公司營業執照及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許可范圍為收集、貯存危險廢物)復印件以及業務員委托書,至來賓市興賓區某電瓶超市收購廢舊鉛蓄電池176個,支付貨款2.17萬元,正計劃將電池轉移至該公司(位于南寧市)貯存。孫某華、龍某飛現場提供了蓋有該公司公章的社會源危險廢物轉移交接單,但未能提供危險廢物轉移聯單。

二、查處情況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有下列情形之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可以對違法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的固體廢物及設施、設備、場所、工具、物品予以查封、扣押:(一)可能造成證據滅失、被隱匿或者非法轉移的”的規定,來賓市生態環境局于當日對該公司非法收集的176個廢舊鉛蓄電池進行扣押,將涉案物品扣押在A公司廠房內。

同時,該公司上述未能提供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八十二條第一款“轉移危險廢物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填寫、運行危險廢物電子或者紙質轉移聯單”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二條第五項“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可以責令停業或者關閉:(五)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填寫、運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或者未經批準擅自轉移危險廢物的;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五項、第六項、第七項、第八項、第九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行為之一,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有前款第三項、第四項、第十項、第十一項行為之一,處所需處置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所需處置費用不足二十萬元的,按二十萬元計算”的規定,來賓市生態環境局應對其進行行政處罰。8月9日,該公司向來賓市生態環境局提交《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免于處罰改正承諾書》和《轉移申請》,承諾改正違法行為,并申請將被扣押的危險廢物交給B公司處理。8月15日,來賓市生態環境局依法下達解除扣押決定書。8月16日,該公司在“來賓市固管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的“經營單位危廢管理系統”中填寫轉移聯單后,領取被扣押物品,并將該批次危險廢物轉移到B公司處置。

鑒于該違法行為未造成危害后果,根據《危險廢物轉移管理辦法》第二十九條第三款“違反本辦法規定,未規范填寫、運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及時改正,且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依法不予行政處罰;主動消除或者減輕危害后果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可以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規定,來賓市生態環境局決定對該公司非法轉移廢舊鉛蓄電池的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

三、啟示意義

(一)該市持續加強危險廢物特別是社會源的廢舊鉛蓄電池收集、貯存、轉移等方面的普法宣傳,提高群眾法律法規意識,并適時進行專題宣傳報道,為該市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營造濃厚氛圍。該案線索來源于群眾舉報,執法人員迅速行動,及時制止違法行為。

(二)根據工作實際,2023年7月出臺的《規則(2023版)》第十二條第十一項明確了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填寫、運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當事人積極配合調查,在現場檢查指出后及時改正的,違法行為輕微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當事人提供相應材料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核實后,不予行政處罰,旨在提升當事人環保意識,推動當事人積極履行停止、改正違法行為的義務。

案件4:桂林恭城某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建設項目未驗先投案

一、案情簡介

2023年5月,桂林市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對桂林恭城某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該合作社生豬養殖場存欄有2228頭生豬,但配套建設的環保設施未經驗收即投入生產。經查,2021年2月,經桂林市行政審批局審批,該合作社擴建成兩棟欄舍及配套環保設施。2022年,其與第三方簽訂建設項目環保竣工自主驗收服務合同,但受疫情與資金不足的影響,未能如期完成驗收工作。檢查時,配套環保設施均正常運行,畜禽糞污經處理后綜合利用,用于周邊果園消納。

二、查處情況

該合作社建設項目配套建設的環保設施未經驗收即投入生產的行為違反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十九條第一款“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項目,其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經驗收合格,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規定。根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違反本條例規定,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建成、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建設項目即投入生產或者使用,或者在環境保護設施驗收中弄虛作假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處10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重大環境污染或者生態破壞的,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或者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關閉”和《規則(2020版)》的規定,2023年7月3日,桂林市生態環境局對該合作社送達了《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要求其立即改正違法行為。該合作社書面簽署了《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免于處罰改正承諾書》,承諾在規定期限內改正。

7月10日,經執法人員現場復查,該合作社已采取停產措施,豬舍已清欄,第三方公司入場開展驗收工作。8月30日,該合作社完成環保竣工自主驗收工作,符合《規則(2020版)》第八條第二項“有下列情形之一,當事人及時主動消除環境影響且環境影響輕微的,由當事人提供相應材料,經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核實后可以免予處罰:建設項目(危險廢物利用、處置項目除外)投入生產,但污染防治設施未按規定進行驗收,企業自行實施關停或者實施停止建設、停止生產等措施,5個工作日內開展驗收工作的”的規定。鑒于該合作社能積極改正違法行為,且環境影響輕微,桂林市生態環境局決定對該合作社不予行政處罰。

三、啟示意義

(一)未驗先投違法行為罰款額度較高,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當事人的影響巨大,微小企業可能會面臨破產倒閉的情況。本案準確把握和運用行政裁量權,既對當事人起到了警示和教育作用,又促進其增強環保守法意識,還樹立了企業生產經營的信心。

(二)根據工作實際,2023年7月出臺的《規則(2023版)》,其中的第十二條第五項也規定了配套建設的環保設施未經驗收即投入生產輕微違法不予行政處罰的情形,即“有下列情形之一,當事人積極配合調查,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當事人提供相應材料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核實后,不予行政處罰:(五)建設項目(危險廢物利用、處置項目除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已經批準,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已經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要求建成并正常運行,污染物達標排放,但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自環境保護設施竣工之日起六個月內未經驗收,建設項目即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經責令改正后在三個月內完成驗收的”。與《規則(2020版)》第八條第二項相比,延長了驗收時限,給予企業更大容錯糾錯的空間。

編輯:陳偉浩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