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黃潤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時間:2023-09-25 17:07

來源:生態環境部

評論(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生態環境部部長 黃潤秋

生態環境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時刻,今年7月,黨中央時隔五年再次召開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必須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

一、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內涵豐富,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是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進一步創新、豐富和發展,為新征程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四個重大轉變”全面總結了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四個重大轉變”源于新時代十年的偉大實踐,從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歷史與現實相貫通、國內與國際相關聯的視角,全面總結和系統展示了我國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是新時代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成果的高度凝練,充分彰顯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必須堅定信心決心,繼續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五個重大關系”創造性豐富發展了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五個重大關系”既是實踐總結也是理論概括,蘊含著豐富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充滿著精辟的道理學理哲理,閃耀著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智慧光芒,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新創造、新發展、新成果的集中體現,標志著我們黨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必須牢牢把握其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六項重大任務”系統部署了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要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守牢美麗中國建設安全底線,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這是瞄準未來5年和到2035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作出的重大戰略安排,也是對黨的二十大重大部署的深化實化。必須認真對標對表,在全面把握、狠抓落實上下功夫,推動美麗中國建設一步步變為現實。

“一項重大要求”強調了堅持和加強黨對美麗中國建設的全面領導。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深刻闡明了黨的領導的極端重要性。新時代的偉大實踐證明,黨的領導是生態環境保護事業不斷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也是應對一切風險挑戰、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根本所在。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切實發揮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二、深刻把握新形勢新挑戰,切實增強美麗中國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成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顯著標志。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必須深刻把握新形勢,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在建設美麗中國新征程上不斷展現新作為。

從綠色高質量發展看。十年來,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超過6%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4%,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可再生能源裝機歷史性超過煤電裝機容量,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都穩居世界第一。但是當前我國綠色發展水平整體還不夠高、基礎還比較薄弱,產業結構高耗能、高碳排放特征依然明顯,盲目上馬“兩高一低”項目的現象仍然存在。必須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通過高水平環境保護,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從污染防治攻堅看。十年來,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歷史性下降到29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6.5%,成為全球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國家。全國地表水優良水體比例達到87.9%,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但是生態環境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拐點尚未到來,大氣仍未擺脫“氣象影響型”,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統籌治理尚處于起步階段。必須正確處理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從生態保護修復看。十年來,我國累計造林10.2億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4.02%,人工造林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實施44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占陸域國土面積比例超過30%,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穩中有升。但是我國生態本底脆弱,生態系統質量總體水平仍較低,“填濕地、造水景、插棍子”等生態修復中的形式主義問題仍時有發生。必須正確處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系,遵循自然規律,因地因時制宜、分區分類施策,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

從制度法治看。十年來,我國制修訂30余部相關法律法規,形成“1+N+4”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體系。較真碰硬開展兩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成為推動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硬招實招。但是調研發現,有的地方生態環境監管流于表面、監管不到位,有的企業法律意識淡薄,存在不正常運行污染治理設施、超標排放、監測數據造假等問題。必須正確處理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系,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激發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

從全球環境治理看。十年來,我國推動《巴黎協定》達成生效實施,作出碳達峰碳中和莊嚴承諾。作為主席國成功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推動達成“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為全球環境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力量。但是當前全球生態環境問題政治化趨勢增強,部分西方國家打氣候牌、出臺碳關稅等政策,向發展中國家轉嫁減排責任。必須正確處理“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系,立足實際國情,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爭取戰略主動和于我有利的國際環境。

12

編輯:趙利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