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男,1964年11月出生,1982年3月參加工作,1986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四川省永川市(縣)陳食鎮黨委副書記;重慶市永川市寶峰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黨委書記;重慶市永川區(市)衛星湖街道辦事處(原雙竹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黨(工)委書記;重慶市永川區生態環境局(原環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正處級);重慶環投臨江河水污染治理有限責任公司和重慶環投惠澤水污染治理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2022年1月,張靜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重慶市永川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2022年7月,張靜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2023年3月,張靜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三十萬元。
“臨近退休的我曾憧憬退休后與妻子游遍祖國的大好河山,憧憬見證兒子風光無限地走進婚姻殿堂,憧憬兒孫繞膝盡享天倫之樂。”還有3年時間就要退休的張靜沒有想到,他因一個“貪”字,不斷觸碰黨紀國法的“高壓線”,在靠企吃企的歧途上越走越遠,讓原本順暢的人生在后半程變得泥濘不堪。心生貪念,就會滿盤皆輸。棋局如此,人生更是如此。
追求享受“講排面” 違規經商謀私利
高中畢業后,張靜成為一名老師。1983年,他離開學校成為一名鄉鎮干部。報到第一天,張父送張靜到鄉政府工作時語重心長地說:“兒啊,你這份工作來之不易,你要好好聽黨話,聽領導和前輩的話,努力工作,莫要辜負組織啊。”
青年時代的張靜牢記父親的囑托,在工作中不計得失、勤奮好學,很快成為了鄉里的“管賬先生”,負責財會工作。當時,張靜的工資每月只有20元左右,卻從未想過動用一分錢公款,把賬目做得清楚明白。踏實嚴謹的工作得到了組織認可,張靜于1986年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被組織列為重點培養對象參加進修班。1990年,他擔任陳食鎮黨委副書記,1998年被提拔為寶峰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剛走上領導崗位,張靜工作更加勤奮熱情,因業績突出,群眾口碑好,多次受到區委區政府的表揚。“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我,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工作有成效,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時刻。”張靜回憶道。
變化發生在2001年,張靜被提拔為寶峰鎮黨委書記后,不少商人、老板、朋友都想方設法和他拉近關系,牌局、飯局、酒局、茶局多了起來,不少人利用節假日贈送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的紅包。面對吃請、紅包,起初張靜還稍有猶豫,但經歷多了便習以為常。“一把手”帶來的“福利”與“排面”,激起了張靜追求享受的欲望,萌生了“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想法。于是,張靜故意透露項目信息給身邊的親戚朋友,表面上是幫助他們介紹業務,實則為了變相收取“感謝費”。
從起初的小紅包到后來的“坨坨錢”,張靜逐漸將理想信念拋之腦后,在金錢的誘惑下迷失自己,底線失守。他不僅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還直接“下場”鉆營謀利、違規經商。從2009年開始,張靜利用受賄所得先后投資私人煤礦、房地產項目、土紙廠、陶泥廠等,獲取大額收益。
政商勾結“兄弟伙” 來者不拒收好處
隨著職務變換和崗位調整,張靜手握更多項目建設和資金撥付權力,本應謹慎用權、忠誠履職,但他卻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同商人老板的交際應酬上,自認為學習政治理論不如多交朋友,花心思經營好自己的人脈關系才是關鍵。他長期沉溺于酒桌飯局的紙醉金迷中,流連于打牌娛樂的一擲千金中,已然變得肆無忌憚、無所顧忌,受賄的金額越來越大、收錢的方式越來越簡單直接。
得知張靜熱愛賭局且“手氣尚佳”,一些老板投其所好,挖空心思擠進他的“牌圈”,商人劉某便是其中之一。2013年,兩人在牌局中相識,劉某“演得逼真”,張靜“常勝將軍”,成為了經常打交道的“牌搭子”,看似你情我愿的賭局,實則是心照不宣的交易,牌局成為了行賄受賄的交易所。
“我知道他是想通過我承接環保工程,而且打聽到他是個出手闊綽、花錢大方的人。”通過多次牌局“切磋交流”,張靜決定把幾千萬元項目的招標信息透露給這位“牌友”,并幫其量身設置招標條件。劉某順利中標后給予張靜20萬元“感謝費”。
這只是張靜眾多違紀違法事實中的一筆。出差期間“順路”接受老板旅游宴請、幫助“朋友”申報市級環保專項資金,與管理服務對象建立“吃喝”群、伙同他人成立廢渣回收公司違規經營……無論金額大小,他來者不拒,時間長達16年之久。張靜一味地享受著老板們的阿諛奉承、糖衣炮彈,在違紀違法的道路上越滑越遠。
不僅有“兄弟伙”老板,張靜的斂財圈甚至擴大至自己原來的學生和親戚。他先后幫助自己的學生唐某、外侄女婿何某承攬工程項目,分別受賄20萬元、30萬元。
此時的張靜已將送錢多少作為判斷人的標準,在一次和商人的結伴旅游中,張靜因商人未替他支付旅游費用而心生不滿,將其踢出“朋友圈”、再不來往。
“事到如今我才意識到,手中的權力已淪為了我斂財的工具,在我的意識里已沒有朋友、學生、親戚的概念,有的只是權錢交易的‘實惠’。”張靜懺悔道。
燒香拜佛“求過關” 變本加厲伸手要
在擔任永川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期間,因時任局長即將退休,張靜認為自己接任局長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最終局長另有人選,張靜未分析自身原因,反而認為是組織虧待自己。組織部門找張靜談話,擬安排其擔任區科協黨組書記,他卻嫌棄科協是清水衙門,任性賭氣不去任職,執意繼續留在區生態環境局。
2013年,在得知曾向其行賄的商人孔某被區紀委帶走協助調查后,張靜整日惶恐不安、心神不寧。他本來可以主動向組織交代問題減輕罪行,卻執迷不悟,花重金請所謂的風水大師為其“燒香請神”以求平安“過關”。孔某的事并沒有牽連出張靜,自此以后他更加膽大妄為。
因擔心東窗事發,張靜常常在深夜猛然驚醒,但他并沒有懸崖勒馬,而是絞盡腦汁掩蓋違法犯罪事實。在一次收受賄賂時,張靜先是通過銀行賬戶假意將錢退回,然后讓商人再以現金方式送給自己。張靜天真地以為,就算日后被調查,也可以狡辯說錢已經退還,且有銀行轉賬記錄為證。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