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池
當進入面積較大的預沉區時,礬花的移動速度放緩。這樣可以避免造成礬花的破裂及避免渦流的形成,也使絕大部分的懸浮固體在該區沉淀并濃縮。礬花堆積在沉淀池的下部,形成的污泥也在這部分區域濃縮。濃縮區可分為兩層:一層在錐形循環筒上面,一層在錐形循環筒下面。污泥濃縮主要在下層進行。
斜管沉淀區可以除去剩余的礬花。通過設置分隔帶使斜管區的配水均勻。也是因為在整個斜管面積上均勻的配水,所以水流不會短路,從而使得沉淀在最佳狀態下完成。
(3)工藝/裝備特點
智慧型高密池在普通高密池的設計基礎上,增加了出水回流系統,污泥傳輸系統,稀釋水系統,使得系統能夠更加智能地根據來水進行自動運行。
本項目中為每組池體設置內循環渠道和回流泵,并設置在線水質監測儀表及切換自動閘門。在啟動時,當在線監測顯示出水水質未達標,則將出水自動回流至進水端,作為待啟動高效沉淀池的進水,當出水水質達標后,將出水自動切換到出水通道。待最后一組高密池啟動時,不合格水回流至已啟動高密池進水,與進水混合后通過高密池處理后達標。通過對啟動初期污水的循環,減小對水體污染物的排放量。
每座高效沉淀池配有三臺污泥泵,出泥管路通過一根總管聯通。污泥傳輸系統包括各高密池各自的污泥泵組和污泥連通總管。污泥總管將各污泥泵組連通起來,可以將一組高密池的剩余污泥,轉輸至另一組高密池的絮凝池進水處。
正常運行時可通過回流污泥管進入絮凝進水管為其他池體補充污泥量,也可通過出泥管,將濃縮污泥送至污泥處理系統。停機程序時,通過污泥回流總管將池內存留的水送至其他高密池或排水出口。
利用系統內設置污泥轉輸系統。在一組高密池出水達標且泥層穩定后,其污泥系統可根據運行需要自動轉輸。可從沉淀區輸出至待啟動高密池的絮凝區,作為啟動污泥,提高啟動速度。
為了更好的混合藥劑,高效沉淀池投加的藥劑通常需要用水稀釋。但是CSOs處理系統一般處理規模很大,同樣藥劑的使用量也非常高。如果采用自來水稀釋,一方面浪費自來水資源,另一方面大大增加廠區運行成本。本項目中的高效沉淀池利用自身的產水進行藥劑稀釋。
(4)應用工業領域
Densadeg高密度沉淀池可用于CSO強化處理、飲用水澄清、污水初沉、污水深度處理中三級除磷、初期雨水處理、工業廢水中重金屬去除、除硅除硬除氟等領域。
(5)工藝/裝備流程圖
Densadeg 高密度沉淀池
黃孝河智慧型高密池(6座)平面布置圖
(6)項目部分案列照片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