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實加強生態環境立法和督察執法。積極推動海洋環境保護法、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制修訂。深入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組織開展“昆侖2023”等專項行動,持續打擊破壞環境資源違法犯罪活動。繼續做好休禁漁、水生野生動物等重點領域執法監管。加大生態環境領域公益訴訟辦案力度。
(二)扎實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踐,聚焦區域重大戰略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推動美麗城市建設。貫徹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和接續政策措施,做好重大投資項目環評服務保障。推動一批生態環境領域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不斷完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深化成果落地應用。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優化,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推動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實施全面節約戰略,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建立完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開展多層次、多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二個履約周期管理工作。
(三)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源頭防控和協同減排,統籌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統籌城市和農村,統籌陸域與海洋,統籌傳統污染物與新污染物,統籌PM2.5與臭氧協同控制,推動污染防治在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扎實推進藍天保衛戰,著力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等標志性戰役,深化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實施“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扎實推進碧水保衛戰,著力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長江保護修復、黃河生態保護治理、重點海域綜合治理等標志性戰役。深入開展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全面實施監督管理機制。強化重點湖泊藍藻水華治理。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加強海水養殖、海洋工程和海洋傾廢、海洋垃圾監管,推進美麗河湖、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著力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強化土壤污染源頭防控,推進農用地安全利用和重點監管地塊風險管控,加強地下水污染防治。持續推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和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提高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水平,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工作。深入推進“無廢城市”高質量建設,開展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加強對礦產開采、冶煉等活動的生態環境監管,推進尾礦庫污染隱患排查整治,統籌開展新污染物治理。
(四)持續強化生態保護修復。扎實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持續推進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加強生態保護紅線和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開展“綠盾2023”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更新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推動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鞏固長江十年禁漁成果。選擇重點區域組織開展生態狀況調查評估。深入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建設。
(五)切實維護生態環境安全。強化重點領域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和風險防控,及時妥善處置各類突發環境事件。深入實施重點河流突發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圖”,持續推進環境應急能力建設,開展環境應急演練,嚴密防控生態環境風險。
(六)嚴格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加強核動力廠、研究堆日常監管。強化核燃料循環設施運行監督、核安全設備活動現場監督。強化放射性物品運輸容器以及運輸活動、鈾礦冶和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企業監督檢查。推進區域核與輻射應急監測物資儲備庫建設。推動構建與我國核事業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核安全監管體系,確保核與輻射安全。
(七)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深入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加強生態環境法律宣傳普及,提高全社會環保意識。推進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不斷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穩步推進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和企業環保信用體系建設。全面推行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持續完善生態環境標準體系。建立完善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持續強化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積極研發和推廣低成本、高效率污染治理技術,加強科技支撐和隊伍建設。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等生態環境領域國際合作。深入開展綠色生活創建,完善綠色消費激勵機制,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全民行動。
我們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支持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全力完成好年度目標任務,努力開創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新局面,奮進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新征程!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