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聚焦生態保護監管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時間:2023-04-28 09:48

來源:生態環境部

評論(

首先,全國生態狀況調查評估是一項生態國情基礎調查重要制度。目標是通過定期“把脈”生態系統,掌握全國生態狀況及其變化趨勢、時空分布特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推動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在《環境保護法》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等重要文件里,都有關于定期開展生態狀況評估的要求。2019年,生態環境部印發了《全國生態狀況定期遙感調查評估方案》,建立起了“五年一次全國、每年一批區域”的長效機制。同時,編制了配套的11項國家生態環境行業標準,規范了生態狀況調查評估的技術和方法。

其次,歷次調查評估成果對國家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政策制訂發揮了重要作用。2000年開展調查評估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對全國各省區最全面、最綜合的生態調查與評估。為全國生態功能區劃編制提供了基礎,孕育了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等重大制度。之后開展的2000—2010年調查評估、2010—2015年調查評估,逐漸構建形成“天地一體化”的調查技術方法,很好支撐了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對生態保護紅線劃定、主體功能區戰略形成、全國和國家戰略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等,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第三,本次調查評估已取得積極進展。對標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率先完成的黃河流域近20年的生態變化遙感調查評估,發現黃河流域植被覆蓋度顯著增加,‘綠線’向西移動約300公里,彰顯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同時,將這4次調查評估的結果聯系起來看,從2000年以來,全國生態狀況穩中向好,生態系統格局整體穩定,生態系統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不斷增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

謝謝!

9.jpg 

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已完成劃定并發布

南方都市報記者:生態環境部此前印發《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辦法(試行)》,該辦法試行對守住生態保護紅線有何意義,落實情況如何,接下來從哪些方面重點施策?

王志斌:我們知道,生態保護紅線制度是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制度創新,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生態保護模式,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提出了中國方案。2019年,中國“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行動倡議,入選了聯合國“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全球15個精品案例。2020年,“生態保護紅線-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制度創新”案例入選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100+全球典型案例”中的特別推薦案例。目前,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已完成劃定并發布。其中,陸域生態保護紅線覆蓋的國土面積不低于300萬平方公里,海洋生態保護紅線不低于15萬平方公里。

近年來,生態環境部一邊與自然資源部共同推進紅線劃定和評估調整,一邊在生態保護修復上強化統一監管,堅決守住生態保護紅線,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強化監管能力、實施生態環境監督,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建立完善監管制度。2022年12月,生態環境部部印發了《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辦法(試行)》,聚焦誰來監督、監督什么、怎么監督和結果應用,明確了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制度安排和具體工作要求,規范和指導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工作,確保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2022年8月,生態環境部還與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的通知(試行)》。2020年至今,生態環境部先后印發《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試行)》和《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技術規范 保護成效評估(試行)》等8項系列標準,不斷提高監管科學化規范化水平,推動國家和地方數據互聯互通,形成有效的監管體系。

二是建成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由國家發改委立項,生態環境部組織建設的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項目近日完成驗收,投入業務運行。平臺邊建設邊應用,綜合利用30余顆國內外衛星資源,聚焦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自動化掃描和識別地表的局部變化,及時監測預警生態破壞風險。累計發現各類人類活動圖斑3萬余個,為中央環保督察、黃河長江警示片拍攝等重大任務提供生態破壞問題線索2000余條,對自然保護地和生態保護紅線等重要生態空間基本實現全覆蓋,形成了支撐和服務全國生態保護修復監管的衛星“天眼”。

三是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監管試點。生態環境部從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出發,指導天津、河北、江蘇、四川、寧夏率先開展試點。聚焦重點人類活動,依托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將遙感監測提取的疑似問題線索移交有關省級生態環境部門、流域監督管理局進行實地核實,與地方開展會商,督促問題查處整改。目前,生態環境部在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監管試點的過程中,發現生態保護紅線內仍存在一些占用生態空間、破壞地表植被、影響生態功能的問題,如非法采石挖沙等礦產資源開發建設活動、道路修建手續不全開工建設或建設超出審批范圍、不符合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要求的畜禽養殖、未經審批開展林地采伐等活動和行為等。上述問題均已移交有關省份。各試點省份高度重視,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強化監管結果應用。目前大部分問題已得到整改。

經過兩年實踐探索,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監管工作,規范了流程、積累了經驗、鍛煉了隊伍,通過實踐形成了符合地方實際、可落地可操作的生態破壞問題“監控發現-移交查處-督促整改-移送上報”的工作機制和工作流程,壓實了地方政府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主體責任,為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常態化監管提供了經驗借鑒。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