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傅濤:產業化是環境產業的自我救贖

時間:2023-04-10 09:25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王馨整理

評論(

  核心觀點:

  1、當前企業之間的所謂產業鏈,不是剛性組合,其實是勞務鏈的柔性組合。上下游之間非標定制,都出不來批量和規模。沒有規模,沒有固化成價值規律,產業始終沒有成長起來。

  2、目前環境產業看似具備一定的規模和集中度,形成了部分龍頭企業,實際上仍然產業化水平很低。過早資本化的熱捧,又催生了非產業化的野蠻生長,進一步加重了行業的無序。

  3、環境產業成為了偉大但不強大的行業,具體表現很明顯,比如 “外行”的不斷涌入。回看環保行業這幾年,有不下50家央企轉型進入到環保行業,他們不會選擇進入到鐵路、汽車這些產業化很高的行業,因為這些行業產業、技術、品牌門檻都很高——環境產業沒有門檻,從產業化而言處在非常低級狀態。

  4、要讓綠水青山、金山銀山形成一體,真正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需要產業尋找綠色低碳循環,不斷發現新的價值,學會讓政府不花錢、少花錢甚至賺錢把任務完成,這倒逼著產業的涅槃。

  5、2023年是中國環境產業的產業化元年,也是第三次浪潮的起點。與前兩次由政府改革拉動、資本市場推動下所形成的浪潮不同,產業化浪潮是自強不息的產業行動,也是環境產業的自我救贖。

  6、在后BOT時代,如果服務缺乏品牌,沒能實現產品化,既擋不住逆市場化的潮流,也擋不住資本的回流。因此,服務產品化就是實現從勞務對價轉變為價值對價,這是產業自強的基礎,而價值對價的基礎,就是服務產品的標準與品牌。

  7、行業既然要“內卷”,如何才能卷得高雅,卷出利潤,要避免低端內卷產生的支付坍塌,核心因素是標準化和智能化。

“環境產業的第一次浪潮由政府改革拉動,第二次浪潮由資本市場推動,實際上行業并沒有真正準備好,才會被市場化洗禮,被資本化催生”,E20研究院院長、北大環境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傅濤在“2023(第二十一屆)水業戰略論壇上”指出,在如今政府支付能力受限、運營斷代即將來臨的背景下,環境產業正在進行自我救贖,比如努力把產業鏈做長、將產品做高端、或者遠赴海外市場,然而這些出路都聚焦在一個主題上,就是環境產業第三次浪潮——產業化浪潮。

 1680763375100186.png

 傅濤

雙重擠壓下,環境產業的戰略性迷茫

每年一屆的水業戰略論壇,一直在回答產業的戰略性問題,因為產業由政策性拉動的原因,每年都有若干戰略性、政策性問題需要行業討論。

  水業領域是政策性拉動的行業,11年前,“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寫進五位一體,六年前,“十九大”將“兩山理論”寫進黨章,去年,“二十大”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成為未來增長重要導向,加上后疫情時代的變化,中國經濟將迎來新的增長。

  機會之外是產業的戰略性迷茫。在如今綠色、低碳、循環已經進入到國家經濟發展主脈,但環境產業作為主力軍,仍然在方向上不知是從。我們能看到政府壓力下的應收加大;后BOT時代大部分項目正在進入交接期,運營斷代即將來臨;行業的收益率逐漸下降,開始出現逆市場的資產回購……在這樣的多重擠壓下,環境產業將走向何方?

  在傅濤看來,要回答產業方向,尤其是新時期的產業方向在哪里,首先要看環境產業是誰?從哪里來?

  環境產業因為環境服務外包而產生,環境保護責任主體屬于地方政府、工業企業園區,環境產業不是企業自發對于利益的采購形成的產業,因此服務邊界天生就是由甲方定制。甲方參考國家強制性標準設定標書,無論環境企業技術高低、資產規模大小,本質上都屬于定制柔性解決方案,解決甲方的難題。

  目前環境產業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3年開始的市場化改革,行業通過不斷的融資去擴大規模,推動了產業以“規模化”為主題的發展。然而如今面臨的挑戰是市場上不再出現大型污水處理廠的招標信息,取而代之的是設施的提標、改造,環境產業規?;臄U張空間受阻,基礎設施已經飽和。

  在第二階段,設施建造進入到運營期,行業為政府進行污染物的無害化處理,成為最基本的公共服務。傅濤指出,如今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政府支付的受限,政府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疫情、安全保障等等其他方面,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支持已建成設施的良性運營。甚至現存一些項目收處理100噸污水的污水費,要處理200噸的污水,額外的100噸可能來自雨水、河水或者以前積累的污染物。

  在兩種挑戰雙重擠壓下,產業的困境凸顯。應收賬款不斷加大,賬期無限期延長,交付變得越來越困難。在甲方的挑剔下,利潤變薄,資產收益率不能支撐一般資本市場的要求,嚴重制約了企業的再融資,與此同時資產回購潮也在釜底抽薪

  產業困境有其客觀原因,第一就是政企之間的責任界定模糊,傅濤表示,特許經營的本質就是希望理清政企關系,然而在PPP的模式下,企業永遠是弱者,如果協議得不到遵守,政企的界限就會模糊,彈性很大,一旦模糊就造成對企業的行政擠壓。

  “第一棒就是模糊的,下一棒也很難清晰”,傅濤指出,當前企業之間的所謂產業鏈,不是剛性組合,其實是勞務鏈的柔性組合。上下游之間非標定制,都出不來批量和規模。沒有規模,沒有固化成價值規律,產業始終沒有成長起來。而固化不了的原因,就像水泥板一樣,模板不固定、時間也不夠長。

  產業困境從外在原因看,是產業沒有長成,就被賦予了重任,這種重任體現在黨和國家所有關于生態文明、中國式現代化、兩山理論的文件中。

編輯:王媛媛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