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加強新污染物治理監督、執法和監測能力建設。提升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和新污染物環境監測技術支撐保障能力。建設云南省新污染物環境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培育一批符合實驗室規范的新污染物檢測和危害測試機構。加強有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組織開展專項培訓。(省生態環境廳、省衛生健康委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黨對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的全面領導。各州、市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新污染物治理的組織領導,落實屬地責任,根據本方案要求細化分解目標任務,明確部門分工,抓好工作落實。省直有關部門要加強分工協作,共同做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2025年對本方案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將新污染物治理中存在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納入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直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強化監管執法。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國家和省級新污染物治理要求。加強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排放執法監測和重點區域環境監測。對涉重點管控新污染物企事業單位依法開展現場檢查,加大對未按規定落實環境風險管控措施企業的監督執法力度。加強對禁止或限制類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及其有關產品生產、加工使用、進出口的監督執法。(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昆明海關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拓寬資金投入渠道。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新污染物治理領域。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新污染物治理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保險機構積極發展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助力新污染物治理。新污染物治理按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省稅務局、云南銀保監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平臺,加強對新污染物治理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解讀。創新方式方法,廣泛開展新污染物治理科普宣傳教育,引導公眾科學認識新污染物環境風險,樹立綠色消費理念。鼓勵公眾通過多種渠道舉報涉新污染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直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