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經驗,胡洪營認為,要做好校企合作,雙方都需要改變認知。企業需要真正重視技術,要愿意且敢于為技術花錢,而不是拷貝外國的、別人的技術。對于高校來說,覺得做實際問題研究不重要,發不出高水平的論文,不愿意做。實際上,做實際問題研究也可以寫出有價值、高質量、高水平的論文。在這方面,這些年大學的風向正在改變,國家也在大力提倡要做有用的研究,多研究實際的問題。
行業發展的過程也正在表明,大家對技術越來越較真。未來,一定是一個比拼技術、比拼人才的時代。
為了促進高校的研究與企業的實際需求更好地融合,8月,胡洪營團隊參與主辦的第六屆全國水處理與循環利用學術會議上,他們專門組織了“專精特新企業水處理技術沙龍”,在沙龍上,10多家企業進行了深度的交流,獲得了一致好評。他希望高校專家和企業之間多一些溝通、發現更多真的問題。
“環境學科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發現和解決環境問題是其核心使命。”胡洪營特別強調,在技術日益求真的時代,環境人需要面向國家和時代需求,在環境污染治理實踐中,不斷發現值得研究的新問題、真問題、大問題。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