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加快提升污水收集效能。持續推進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精準攻堅“333”行動,以“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建設為抓手,按照“做一片成一片”的思路,全面推進達標區建設,到2025年底,蘇南地區城市建成區80%面積建成達標區,蘇中、蘇北地區城市建成區60%面積建成達標區。指導各地加大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力度,加強城郊結合部、城中村等薄弱區域污水收集設施建設。督促各地按照“一廠一策”方案,針對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低的問題,加大污水處理廠服務片區內排水管網排查檢測和修復改造,全面提升管網收集效率。繼續實施第三方對口指導,指導各地按照《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建設工作指引》《“小散亂”排水整治工作指南(試行)》等要求,加強農貿市場、小餐飲等“小散亂”排水戶排水整治,有力推進源頭排水達標。督促指導各地按照《關于切實加強城市市政管線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通知》,以及《城鎮排水管渠與泵站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強化新建管網工程質量管控和已建管網日常養護,逐步建立5-10年為一個管網排查周期的長效機制,規范開展管網建設、運行、養護的全過程監管。
三是強化鄉鎮設施建設運行。指導各地建立落實“四統一”工作機制,按照“十必接”要求,加快完善鄉鎮污水收集管網建設,逐步改造生態處理和簡易式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推進鄉鎮污水全收集、處理設施全運行工作。督促指導各地根據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大排查形成的問題清單,強化問題整改落實;加強污水管網排查和修復改造,提高污水收集率和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推進城鄉一體化專業養護管理,提升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管理水平。
四是進一步加大政策保障力度。以推動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為目標,持續開展城鎮區域水污染物平衡核算,加強成果運用,督促各地深入排查“缺口”根源,制定完善差別化補短板工作方案,不斷提升污水集中收集處理能力。將重點城市的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列入省政府掛牌督辦重點生態環境項目,用好省政府督查激勵項目舉措,推進各地加大工作力度。加快修改完善江蘇省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盡快出臺,推進各地進一步削減污染物排放量。積極推進污水處理費標準適時調整,進一步推動運用價格杠桿促進水資源循環利用,研究推動污水處理“優水優價”,促進減少污染物排放。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