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青藏高原,滔滔雅魯藏布江,高原大川見證了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以來涌現的無數歷史事跡和英雄兒女,也見證著正在書寫的新時代“美麗西藏”建設故事。
“保護好西藏生態環境,利在千秋、澤被天下,太重要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西藏生態文明建設,多次就西藏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7月下旬,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中,語重心長地叮囑,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保持戰略定力,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水平,推動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切實保護好地球第三極生態。
中國城鄉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對青藏高原這塊“生態文明高地”格外關注和珍視,通過建設運營重點水務工程、對口支援等形式,既有效保護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又在改善民生等社會經濟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有力推動了雪域高原的高質量發展,描繪新時代西藏發展新畫卷。
15億項目,開啟美麗西藏建設之旅
“希望西藏抓住發展機遇,建設美麗幸福西藏,繁榮優秀傳統文化,保護高原生態環境,實施更加積極的開放政策,廣泛開展對外交流合作,描繪新時代西藏發展新畫卷。”習近平總書記對西藏的發展作出重要指示。
位于雪域高原的西藏,雄偉壯觀,文化燦爛,被稱為“藍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凈土”。建設美麗西藏的偉大事業道阻且長,然心之所向,身之所往,行而不輟,必定未來可期。
綠色為底,繪就美麗西藏。2013年,西藏自治區黨委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緊密結合西藏實際,提出了建設“美麗西藏”的戰略部署,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西藏拉薩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環境立市”戰略,推動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建設的項目。
作為我國高科技環保行業標桿企業,碧水源情系雪域高原。2016年,碧水源聯合體投資建設了西藏拉薩市污水處理項目,共包括拉薩市污水處理廠一期等12個子項目,涉資15.3億元。項目采用其自主創新研發的高性能低能耗MBR膜生物反應器技術和智能一體化污水凈化設備ICWT,大大提升出水品質,改善了拉薩河及雅魯藏布江下游水環境質量。
雅魯藏布江浩蕩的江水從雪山冰峰間流出,沿著山峰蜿蜒一路高歌,碧波蕩漾,為西藏帶來了富饒美麗和更加光輝燦爛的未來。
承擔社會責任,對口支援西藏
看到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習近平總書記動情地說:“我所到之處,感受到了大家對過上好日子的幸福之情、對黨和國家的感恩之情。”過上好日子,是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領域都要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一點都不能缺。
心有目標,自然行有方向。碧水源在從事水環境污染治理及生態環境建設業務的同時,還積極投身于西藏地區對口扶貧和公益事業,為雪域高原高質量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2017年9月,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北京市對口支援工作表彰大會”上,碧水源因支援西藏、新疆等地表現突出,獲頒“北京市對口支援工作社會貢獻獎”。
緊跟北京市委市政府對口支援的步伐,碧水源以首善標準為西藏、新疆等地提供援助。在拉薩,碧水源積極響應拉薩經開區扶貧工作號召,為貧困群眾提供工作崗位,解決西藏籍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目前累計已為當地居民提供200余個工作崗位,提升了當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2017年8月,碧水源獲贈錦旗
高原飲水,倍加艱難。2017年8月24日,碧水源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南木林縣西嘎村捐贈并安裝的碧水惠民水站正式投入使用,全村460余名農牧民群眾自此喝上了健康衛生的“凈化水”“放心水”。次年,碧水源向拉薩市及周邊縣區捐贈價值2000萬元的自主知識產權凈水設備,守護了當地人民群眾飲水安全。
為了響應西藏自治區包蟲病防治政策,碧水源參考包蟲病防治的相關資料及文件,積極組織科研人員進行技術攻關,研制出包蟲病防治原型機。此機型為無動力凈水設備,在牧區無供電和自來水條件的情況下,通過手搖凈水方式實現包蟲病蟲卵100%去除,保證牧區群眾可以獲取清潔、安全、健康的新鮮水源。
堅守初心,繼續前行。近日,碧水源西藏子公司參與的“高原固廢生物質清潔處置與高效利用的理論及技術”項目被授予2021年度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目前項目成果在西藏地區已普遍進行應用,對解決高原固廢的環境問題意義重大。
未來,碧水源將繼續承擔社會責任,為守護雪域高原,保護住這一塊“凈土”作出積極貢獻;同時,也將加大力度推進扶貧就業工作,助力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和經濟社會發展“雙推進”。
守護生態安全底線,持續造福西藏
如今的西藏,已經成為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從天上看下來一片綠色,處處是山水畫卷”,習近平總書記曾動情地感嘆。厚土高天,水清天藍,行走在西藏的大川大河之間,仿佛一草一木都在深情訴說著西藏自治區堅持保護優先、建設并重,堅守生態安全底線、建設美麗西藏的傳奇故事。
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相關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區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達100%,水環境質量保持良好。
“雅魯藏布江的水系,難得的一塊綠地、綠肺。它的生態還很脆弱。”習近平總書記目光長遠。生態環境的治理和保護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碧水源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的決心,加強項目后期管養,確保其持續造福于民。據統計,碧水源在西藏建設、運營了10個高等級污水資源化項目,污水總處理規模達20.8萬噸/日,為西藏自治區的水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拉薩市污水處理廠一期提標改造工程(總處理規模5萬噸/日,MBR)
水是生態環境的控制性要素,對保持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系統穩定至關重要。碧水源憑借在水環境治理領域的創新技術優勢,在青藏高原高海拔、低壓、高寒、缺氧等不利條件下,仍可以穩定應對,承接了拉薩市污水處理廠一期、達孜區污水處理廠、拉薩市污水處理廠二期等項目運營管理工作,并陸續承建、運營拉薩市轄區內各區縣污水處理設施,為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及周邊區域提供高品質的再生水,實現污水資源化利用,持續造福當地人民。
拉薩市曲水縣污水處理廠(總處理規模4000噸/日,ICWT)
作為“水環境衛士”,碧水源也在精準“把脈”上下功夫。其參股公司碧興物聯在西藏負責運維3個站點,可實現對拉薩河及雅魯藏布江水質9項指標的實時自動監測,及時掌握水質狀況和變化規律,繼續為當地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決策支撐。
“目睹了雪域高原美麗壯觀的風采,生機勃勃的新氣象,感到高興!”習近平總書記曾感慨道。青藏高原是世世代代必須珍惜的寶藏,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久久為功,奮斗不息,碧水源用科技和深情造福西藏自治區,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故事,正在持續上演。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