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中建三局綠投公司《武漢大東湖深層污水隧道建設及安全運行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技術成果專家論證會在漢召開。專家組對技術成果進行全面評估,一致認為該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系公司首次獲得科技成果評價最高水平。
本次評審會由湖北技術交易所組織,專家組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夏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李樹苑等5位專家組成。中建三局總工程師張琨,科技部執行總經理盧松,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閔紅平,總工程師汪小東,技術總監兼科研院總經理霍培書及相關技術人員參加會議。
關鍵技術
關鍵技術一
污水深隧全生命周期系統規劃設計方法
依托武漢大東湖深隧項目,創新性提出了超大輸量深隧全生命周期系統建設新理念,建立了基于共軛對偶理論的污水深隧系統規劃方法,結合物理模型和數值模擬試驗提出了深隧結構及工藝設計關鍵參數,解決了污水深隧多目標優化及科學、經濟建設運行的科技難題。
△豎井三維仿真模擬
關鍵技術二
小斷面長距離污水深隧精益建造技術
研發了污水深隧綠色低碳環保系列材料,優化了小斷面長距離深隧施工工藝及施工設備,提高了污水深隧施工質量和效率,實現了深隧安全、低碳、高效建造。
△二襯快速施工技術
關鍵技術三
嚴苛環境下水下全線檢測機器人
研制了污水深隧檢測機器人,建立多參數耦合分布式在線監測系統,解決了無信號、無能見度、高水流速、長距離污水深隧多參數高精度監測難題。
△污水深隧檢測機器人
關鍵技術四
全資產在線智慧深隧管控平臺
開發了全國首套智慧深隧管控平臺,創新了多維動態風險實時預測預警技術,保障污水深隧長期安全、穩定、高效和經濟運行,兩年來運營達標率100%。
△全國首套智慧深隧管控平臺
項目成果應用
本成果應用于大東湖深隧項目,系統解決了大東湖核心區污水處理難題,顯著改善人居環境,生動實踐了習總書記“兩山”理論,豐富了城市排水管網建設體制,推動城市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大東湖核心區污水傳輸系統工程
知識產權成果
該技術成果獲專利授權24項,工法發布16項、論文發表38篇,科技專著出版1項,軟件著作權登記5項。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