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中建集團科技成果評價會在漢召開中建三局兩項科技成果《珠海長隆海洋科學樂園建造關鍵技術》、《城市長距離大埋深小直徑污水隧道建造關鍵技術》,經專家鑒定,均達到整體國際先進、部分國際領先水平。
科技成果評價專家委員會成員包括:浙江大學濱海和城市巖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龔曉南,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總工程師工作委員會理事長、中建集團毛志兵總工,中國建筑首席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肖緒文,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湘生,江漢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先啟,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建,同濟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呂西林。
會上,中建三局一公司、綠投公司先后進行《珠海長隆海洋科學樂園建造關鍵技術》和《城市長距離大埋深小直徑污水隧道建造關鍵技術》成果匯報,評價專家委員會現場就成果評價意見進行討論,最終評定兩項技術經鑒定均達到整體國際先進、部分國際領先水平。
中建三局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文健在致辭中對科技成果評價專家委員會六位院士的到來表示歡迎,對大家長期以來對三局科技創新工作的關心與支持表示由衷感謝。他表示,中建三局將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講話精神,強化企業創新驅動能力建設,努力將創新理念融入企業發展基因、嵌入發展戰略、生產經營、企業文化中,堅定不移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推動企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中建集團科技部副總經理張晶波;中建三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陳衛國,副總工程師、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王輝,科技部、一公司、綠投公司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技術展示
《珠海長隆海洋科學樂園建造關鍵技術》
通過全球經典文化水生態室內營造技術、強臺風地區超大海洋科學樂園結構建造技術,超大室內海洋樂園防災設計,滿足珍稀水生物自然生存狀態的水體打造技術,滿足游客展覽極致體驗感的環境打造技術五項關鍵技術。
圍繞水資源保護的理念,應用于全球最大的室內海洋展館、珠海長隆海洋科學館,將其打造成品質最優、理念先進的海洋科學樂園。目前該項技術已獲得軟件著作權8項、發明專利8項(受理4項)、實用新型18項、省級工法5項,BIM設計、施工全國BIM大賽一等獎、LEED金級預認證、廣東省三星級綠色建筑設計認證。
2 《城市長距離大埋深小直徑污水隧道建造關鍵技術》
以國內傳輸流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長的污水傳輸深隧——武漢大東湖深隧項目為依托,開展污水深隧的建造關鍵技術研究,形成創新成果包括城市長距離大埋深小直徑、污水隧道工程設計方法、復雜地層長距離小直徑隧道盾構設備、高保坍自密實高性能混凝土制備與應用技術、長距離小直徑隧道二襯多斷面、快速施工技術及設備、巖石地層長距離大埋深泥水平衡頂管設備、高水壓強滲透地層盾構新型水下接收技術,已獲專利授權16項、主編地方和團體標準2項,獲評全國首屆地下空間創新大賽“十大典范項目”。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