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2年廣東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勞模表彰大會在廣州舉行,粵海水務下屬廣東粵海飛來峽水力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來峽水電”)工程管理部助理業務主任郭小龍榮獲2022年“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榮譽。作為粵海水務水利技術工人的優秀代表,郭小龍24年深耕崗位,潛心鉆研技術,憑著一顆匠心、一股韌勁和一身技藝,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勞動者故事。
業精于勤,20年鉆研實現華麗轉身
不服輸,能鉆研!談及郭小龍,同事們的評價非常一致。正是這樣的匠心品格,讓郭小龍在迄今24年的職業生涯里一次次直面挑戰、屢克難關。
1998年,中專畢業的郭小龍成為了飛來峽水電的一名設備運行維護工人。工作中,他發現發電廠內的機組多是奧地利進口設備,圖紙資料都是全套英文,其中涉及大量的新技術和專業名詞。為了把工作做好,“不服輸”的郭小龍每天在工作中多聽、多看、多記,在學中干、在干中學,有機會就向廠里的前輩、骨干請教,業余時間對著圖紙資料一項項查詢確認,學習筆記做了幾大本,最終“磨”過了語言關、專業關。
此后,郭小龍,抓緊時間參加了電力系統的大專、本科函授學習,通過刻苦鉆研,理論知識水平突飛猛進。2010年,郭小龍因技術專精、作風優良,被調往飛來峽閘壩管理處負責大壩安全監測系統的維護運行工作。為了適應“跨專業”的崗位調整,他開始了大壩安全監測和水工理論知識的鉆研自學,憑著一股“釘釘子”精神,靠著勤學多問、挑燈夜讀,逐漸成長為“外能維護排障,內能測算分析”的技術多面手。
博觀約取,厚積薄發。2012年,郭小龍參加第十屆廣東省水利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榮獲全省第九名和“廣東省水利技術能手”稱號。2019年,他參加廣東省職業技能競賽,一舉奪得全省第二名,榮膺“廣東省技術能手”稱號。同年12月,郭小龍參加第七屆全國水利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決賽,獲得了全國第十八名的好成績。20余年鉆研不輟、步步精進,最終讓郭小龍實現了由中專技工到“技術達人”的華麗轉身。
匠心專注,于“重復”中不斷追求卓越
在郭小龍看來,所謂“匠心”,就是專注于自己的工作,肯花時間、靜下心來,耐得住寂寞,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復實踐中,不斷熟練、做優做精。
在發電廠期間,20多米深的水機廊道、近10米高的機組泡頭,郭小龍經常一天就要爬上爬下、爬進爬出十幾次;在近40攝氏度的作業環境下進行泡體內檢查維護,全身被汗水浸透也是常事。盡管工作辛苦又重復,但為了熟練本領,保障發電機組正常運行,郭小龍從沒有絲毫懈怠、任何抱怨,始終勤勉以待。
轉崗水工監測員后,郭小龍每年要參加4次定期水準測量,每次測點283個、巡測距離約30公里,定時定點,一干就要整整一個月。從清晨到黃昏,無論在水下30余米、潮濕陰暗的基礎廊道內,還是在表面溫度高達45攝氏度的混凝土壩面上,每個測站測前后視距都要保持不超過25米,測完一站搬到下一站,再重復操作一遍……每年巡測120公里、在上千個測點循環往復,其中辛苦和枯燥不難想象,但郭小龍始終堅持標準、不急不躁,每次操作都力求保證精度和準度,而且基本都是“一回過”,極少返工重測。
在2010年開展的飛來峽庫區水下測量項目的過程中,郭小龍和同事扛著幾十斤重的設備,頭頂烈日、風餐露宿,足跡走遍北江兩岸60余公里,最終順利完成了測量任務。以此為基礎,在2012年水利部《飛來峽水庫動庫調洪決策系統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的測量任務中,郭小龍主導采用CORS及GPS數字一體化測量新技術,順利完成飛來峽庫區近百平方公里水下測量,節約經費300余萬元。最終,該項目榮獲省科學技術三等獎,子成果 “三維地理信息系統建設”獲中國測繪學會銅獎。
授人以漁,同事們心中的“最美工匠”
2021年9月,郭小龍獲廣東粵海飛峽水力發電有限公司“最美工匠”稱號。而在同事們心目中,“最美郭工”的確實至名歸。
好手藝不怕別人學,好技術絕不“留一手”。在自己鉆研業務、追求卓越的同時,郭小龍發揮技術“領頭雁”作用,注重“傳幫帶”,從不搞“技術封鎖”,同事們但有所問,他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還會經常組織班組內技術比武、交流研討,帶動班組成員共同進步,提高團隊整體技能水平。生活中,郭小龍總是笑容洋溢,令人如沐春風,同事有困難,只要有空他從不推托,總會竭盡努力地提供幫助。到評獎評優時,郭小龍則會更多地將機會留給其他同志。他對工作的熱愛,對職業的追求,對他人的熱忱,深深感染和激勵著身邊的每一個人,贏得了大家的稱贊與愛戴。
此次獲得“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對郭小龍而言不僅意味著榮譽與認可,更意味著一份動力與責任,他將進一步傳承和發揚“勞動獎章”所蘊含的勞動精神與工匠精神,刻苦鉆研、敬業奉獻,努力在平凡崗位做出更大成績,繼續書寫因奮斗而精彩的人生篇章。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