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優化智慧教育服務。推動“上學一件事”服務場景集成辦理,全面實現義務教育入學信息精準推送,入學報名“掌上辦”。推動智慧教育評測和信息化領導力提升,創建不少于20個示范區和30個示范高校。推動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2022年全省數字校園覆蓋率達到98%。(牽頭單位:省教育廳)
11.優化智慧醫療服務。積極推進出生醫學證明、兒童預防接種、戶口登記、醫保參保、社??ㄉ觐I、生育保險報銷等“出生一件事”服務場景集成辦理。加快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發展,全面實施分時段預約診療,積極推廣電子健康卡在預約掛號、就診、檢驗檢查、支付、取藥、取報告等就醫服務全流程應用,大力推進診間結算、床旁結算。推動互聯網醫院建設,提供在線問診、網上配藥等服務,三級綜合醫院全部實現檢驗結果線上查詢。推出“山東省中醫藥特色服務電子地圖”,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全部開展“中藥代煎配送到家”服務。建設“互聯網+醫?!本C合監管平臺,積極推進醫保電子憑證在購藥支付等醫療保障服務全流程應用。(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省公安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醫保局)
12.優化智慧養老服務。創新“互聯網+養老”等智慧養老模式,提供智慧化、個性化、多樣化、便利化養老服務。支持發展智慧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匯聚線上線下資源,精準對接需求和供給,為老年人提供“菜單式”就近便捷養老服務,逐步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加強醫養結合信息化建設,提高醫養結合機構的智慧化服務水平。(牽頭單位:省民政廳、省衛生健康委)
13.優化智慧出行服務。全面推行無感化、電子化高速收費,打造跨方式、跨區域全程電子化客運服務體系。構建交通基礎設施和運輸裝備感知體系,加快城市交通信號燈、電子標識等智能升級,應用綠波帶、交通誘導屏等智能管控方式,提升通行效率。整合城市停車資源,開發智慧停車應用,實現資源統籌利用和信息精準推送,建設“全城一個停車場”。(牽頭單位: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四)強化數字變革基礎支撐。
14.實施數字政府強基工程。推動“全省一朵云2.0”建設,全面提升云服務層級。推動全省政務網絡“一網多平面”升級,加快構建全域覆蓋、多業務融合的統一政務網絡。加強公共視頻監控資源統籌管理,開展視慧融合大腦工程。優化升級省一體化大數據平臺,全面建成覆蓋全省各級、各部門“1+16+N”的全省一體化大數據平臺。完善全省數據資源體系,推動政務服務、社會治理等高頻需求數據“即產生、即匯聚”,供水、供氣、供熱等公共數據實現按需匯聚。加強安全防護能力建設,建立全省政務領域網絡安全態勢感知體系,建成政務云密碼服務支撐平臺體系。(牽頭單位:省大數據局、省委網信辦、省公安廳)
15.提升“雙千兆”網絡覆蓋能力。實施5G和固定網絡“雙千兆”工程,年內全省新建并開通5G基站6萬個,10G PON及以上端口數超過40萬個,新建設2個以上“千兆城市”。優化提升濟青雙核心骨干網網絡架構,建成濟南、青島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推動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落戶山東。(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
16.實施數據中心增量提質行動。年內打造20個省級新型大中型數據中心、60個省級新型邊緣數據中心。2022年,全省在用標準機架數突破25萬個,全國排名前移3名左右。推動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發展,鼓勵使用核能、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提升數據中心綠色電能使用水平。(牽頭單位:省大數據局)
17.加快物聯網終端部署。全面推進物聯網終端部署和應用場景打造,打造一批NB-IoT(窄帶物聯網)百萬級連接規模應用場景,2022年,物聯網終端總數達到1.5億個。加快視頻終端智能化改造部署,2022年,前端感知設備智能化占比不低于50%,重點公共區域前端感知設備覆蓋率及聯網率均達85%。加快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累計建設20個以上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加快物聯網IPv6改造,年內獲得IPv6地址的固定終端占比力爭超過50%。(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省公安廳、省委政法委、省大數據局)
18.推進融合基礎設施升級。持續推動智慧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交通強國-智慧港口建設試點,同步推動小清河復航與航道數字化工程,提升濟南機場無紙化一證通關、登機智能引導、機場智能運營等服務水平。加快建設天空地一體化水利感知網,完善部署雨量、水位、流量等智能檢測設施,全面提升全省小型水庫雨水工情自動監測水平。優化完善山東省電網智能化服務平臺,持續推進電網智能巡檢技術應用,實現500千伏及以上輸電通道可視化和220千伏及以上線路無人巡檢作業全覆蓋。2022年,新建智能網聯公共充電樁1萬個以上。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00個以上,推動油氣管道智能化試點建設。(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能源局)
三、推進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數字強省建設領導小組統籌推進數字變革創新工作,各市、各省直部門建立“一把手”牽頭的工作推進機制。省大數據局充分發揮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用,完善督導檢查、評估評價等工作機制,督促落實領導小組工作部署和決定事項,以工程化方式推動任務落實。(牽頭單位:省大數據局)
(二)加強宣傳培訓。舉辦大數據創新應用宣傳月活動,提高全社會知曉度和參與度,營造全民主動參與、共建共享數字強省建設的良好氛圍。繼續深入實施萬名黨政干部、萬名企業家數字化培訓工程,推動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進一步優化完善大數據工程專業職稱考試和評審工作,強化大數據人才隊伍支撐。(牽頭單位:省大數據局、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三)塑強保障體系。完善數字山東建設標準體系,推動電子印章、公共視頻資源管理領域地方立法工作。組建數字強省建設專家委員會,建立健全重大決策事項專家咨詢機制。完善財政投入機制,將數字強省建設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統籌各級相關專項資金做好經費保障。(牽頭單位:省大數據局、省財政廳、省司法廳)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