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重慶市發改委等五部門: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實施方案

時間:2022-03-04 10:40

來源:重慶市發展改革委

評論(

日前,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印發《重慶市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實施方案》的通知,詳情如下:

關于印發《重慶市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實施方案》的通知

市科技局、市財政局、人行重慶營管部、重慶證監局、市大數據發展局,各區縣(自治縣)發展改革委、經濟信息委、生態環境局、市場監管局、能源局: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發改產業〔2021〕1464號),現將《重慶市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實施方案》印發你們,請結合職能職責組織實施。

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委員會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重慶市能源局

2022年2月28日

重慶市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部署,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發改產業〔2021〕1464號)和《關于發布〈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發改產業〔2021〕1609號)(以下分別簡稱《意見》《通知》),科學有序推動重慶市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加快重點行業綠色轉型,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科學處理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突出標準引領作用,深挖節能降碳技術改造潛力,強化系統觀念,推進綜合施策,嚴格監督管理,加快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步伐,帶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助推全市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立,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

(二)基本原則

堅持重點突破,分步實施。把握重慶發展階段和產業特征,抓住主要矛盾,聚焦重點領域,穩妥開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待相關機制及改造路徑運行成熟和能效水平標準明確后,再研究推廣至其他行業領域。

堅持對標標桿,分類指導。突出標準引領作用,根據各行業實際情況,對標國家明確的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水平嚴格實施分類管理,擬建項目應對照標桿水平高起點設計建設,引導未達到基準水平的存量和在建項目對照標桿水平實施改造升級,堅決淘汰落后產能、落后工藝、落后產品。

堅持從嚴監管,分工協作。壓實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區縣政府屬地監管責任,強化市級部門協同聯動,加強專業機構和行業協會指導幫助。嚴格節能審查和事中事后監管,加強企業能耗和碳排放日常監測,建立健全違規行為監督問責機制。

堅持綜合施策,平穩有序。整合已有政策工具,加強財政、金融、投資、價格等政策與產業、環保政策的協調配合,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穩妥有序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避免“一刀切”管理和“運動式”減碳,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三)總體目標

到2025年,通過扎實開展節能降碳行動,推動重慶傳統支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全市冶金、建材、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和數據中心整體能效水平明顯提升,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綠色低碳發展能力顯著增強,重點領域能效全部達到基準水平,標桿水平產能比例超過30%。

到2030年,重點領域能效基準水平和標桿水平進一步提高,達到標桿水平企業比例大幅提高,行業整體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強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二、重點任務

(一)建立完善企業能效清單

市、區兩級聯動組織開展全市重點領域和數據中心能效水平情況摸底調查,認真排查現有項目、在建項目,科學評估擬建項目,逐一登記造冊。委托專業機構并組織相關行業專家赴企業開展實地核查,逐一對照主要產品、主要用能設備等核實能效水平,組織企業申辯,并于2022年2月建立企業裝置能效清單目錄,能效達到標桿水平和低于基準水平的企業(裝置),分別列入能效先進和落后清單,適時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能源局按職能分工負責,下同)

(二)組織制定技術改造實施方案

在確保經濟平穩運行、社會民生穩定基礎上,按照“整體推進,一企一策”要求,2022年3月前,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委印發的《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2022年版)》(發改產業〔2022〕200號),制定重慶市冶金、建材、石化化工等重點領域節能降碳企業技術改造總體實施方案。同時,由各區縣主管部門指導督促轄區能效水平相對落后企業根據總體實施方案制定具體的企業(裝置)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實施方案,科學合理制定不同企業節能改造時間表,明確推進步驟、改造期限、技術路線、工作節點、預期目標等。(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能源局)

(三)穩妥組織企業實施技術改造

各區縣主管部門根據行業總體實施方案和企業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實施方案,指導企業落實好改造所需資金,加快技術改造進程,積極協助企業解決改造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確保項目的技術及經濟可行性。依據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限期分批實施改造升級和淘汰。對于能效介于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之間的企業,鼓勵企業結合檢修等時機參照標桿水平要求實施改造升級。對需要開展技術改造的項目,各區縣要明確改造升級和淘汰時限(一般不超過3年)以及年度改造淘汰計劃,推動企業能效在規定時限內改造升級到基準水平以上,力爭達到能效標桿水平;對于不能按期改造完畢的項目推動淘汰退出。開展在建項目評估檢查,能效水平低于本行業能耗限額準入值的在建項目(裝置),按照有關規定停工整改,推動提升能效水平,力爭達到標桿水平。堅決遏制高耗能項目不合理用能,對于能效低于本行業基準水平且未能按期改造升級的項目,限制用能。鼓勵國有企業、骨干企業發揮引領作用,開展節能降碳示范性改造。改造過程中,在落實產能置換等要求前提下,鼓勵企業開展兼并重組。(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能源局)

(四)引導低效產能有序退出

綜合發揮能耗、排放等約束性指標作用,嚴格執行有關標準、政策,加強監督檢查,引導低效產能有序退出,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力度,嚴格執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等規定,堅決淘汰落后生產工藝、技術、設備。(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生態環境局、市能源局)

(五)嚴格項目準入要求

科學評估擬建項目,對產能已經飽和的行業按照“減量置換”原則壓減產能,對產能尚未飽和的行業,要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提高準入門檻,支持引導能耗較大的新興產業應用綠色技術、提高能效水平。嚴禁新建1000萬噸/年以下常減壓、150萬噸/年以下催化裂化、100萬噸/年以下連續重整(含芳烴抽提)、150萬噸/年以下加氫裂化,80萬噸/年以下石腦油裂解制乙烯,固定層間歇氣化技術制合成氨裝置。新建電石、尿素(合成氨下游產業鏈之一)項目實施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對不符合要求的“兩高”項目堅決進行處置,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產能置換、節能審查、環評審批等要求,未履行相關審批手續,違規審批、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依法查處。(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場監管局、市能源局)

(六)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攻關和推廣應用

加強關鍵節能低碳技術創新攻關。充分利用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和骨干企業的創新資源,深入研究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節能低碳技術發展路線,引導企業開發綠色設計產品,實施清潔生產改造,建設綠色工廠。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建立完善重慶市綠色低碳技術推廣目錄。突破一批高效儲能、能源電子、氫能、碳捕集利用封存、溫和條件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綠色低碳技術裝備推廣應用。以新一代清潔高效、綠色低碳、可循環利用工藝裝備為重點,推進節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在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推廣高效精餾系統、高溫高壓干熄焦、富氧強化熔煉等節能技術。深入推動節能照明設備、節能終端顯示設備、高效節能電線電纜、余熱余壓利用設備、建筑節能玻璃、綠色低碳外墻保溫材料等綠色低碳技術裝備的應用。(市科技局、市經濟信息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能源局)

(七)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推動產業集中集約集聚發展,加快推進行業兼并重組,引導符合環境準入要求的行業企業向產業園區轉移,鼓勵不同行業和產業鏈上下游融合發展,做好產業布局、結構調整、節能審查與能耗雙控政策的銜接。在鋼鐵、水泥等行業通過兼并重組實現聚集發展,提升行業整體能效。推動新建鋼鐵冶煉項目依托現有生產基地集聚發展,鼓勵長流程鋼廠通過就地改造轉型發展電爐短流程煉鋼。鼓勵不同行業融合發展,提高資源轉化效率,實現協同節能降碳,堅持煉化一體化、煤化電熱一體化和多聯發展方向,構建企業首尾相連、互為供需和生產裝置互聯互通的產業鏈。引導產業形成規模效應,突出能源環境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和碳排放。(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

(八)推動數據中心綠色高質量發展

鼓勵重點行業利用綠色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實現節能降耗。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PUE值(電能利用效率)不超過1.3。到2025年,現有數據中心PUE值(電能利用效率)不超過1.5。同時滿足我市相關規劃布局、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且PUE值(電能利用效率)小于等于1.25的新建數據中心項目,原則上可由市級統籌支持部分能耗。(市大數據發展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

落實節能專用裝備、技術改造和資源綜合利用等鼓勵政策以及稅收優惠政策。用好市內各項專項資金,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企業開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在現有獎補政策基礎上,加大財政資金獎補力度,適當提高獎補比例。積極發展綠色金融,利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向節能降碳效應顯著的重點項目提供高質量、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拓展綠色債券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低碳發展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落實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鼓勵政策。(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財政局、人行重慶營管部、重慶證監局)

(二)加強政策協同支撐

嚴格執行節能降碳相關政策,做好重點領域節能改造與產業結構調整、環境準入、節能審查、能耗雙控、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等工作的銜接。通過差別化電價、節能監察等手段推動市場調節,依靠現有重點用能企業節能監察、“百千萬”行動、節能目標考核、環保監督執法等手段加大督促落實力度。嚴格落實有關產能置換政策,加大閑置產能、僵尸產能處置力度,加速淘汰落后產能。(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場監管局、市能源局)

(三)完善監督管理體系

建立健全重點領域能效和碳排放監察與評價體系,穩步推進企業能耗和碳排放核算、計量、報告、核查和評價工作。加強對重點行業能效水平執行情況的日常監測和現場檢查,發揮各地節能主管部門作用,加大節能監察工作力度,統籌推進重點行業節能監察,確保相關政策標準落實落地。利用市內現有重點用能企業能耗在線監控平臺,進一步拓展平臺覆蓋范圍,提高平臺監控能力及分析能力,強化日常監管。壓實屬地監管責任,建立健全通報批評、用能預警、約談問責等工作機制,完善重點行業節能降碳監管體系,發揮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作用,依法依規加強對違規企業的失信聯合懲戒。(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場監管局、市能源局)

(四)加強政策宣傳解讀

充分利用政府部門、行業協會、新聞媒體等渠道,加強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和熱點問題,傳遞以能效水平引領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堅定決心。遴選重點行業能效水平突出企業,發布能效“領跑者”名單,形成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及時進行宣傳推介。(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市場監管局、市能源局)

注:1.各領域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主要參考國家現行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的先進值和準入值、限定值,根據行業實際、發展預期、生產裝置整體能效水平等確定。統計范圍、計算方法等參考相應標準。

2.表中的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范圍和標桿水平、基準水平,視行業發展和國家現行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制修訂情況進行補充完善和動態調整。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