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六個做好”,這是工作的著力點,一是做好環評服務,支撐能源供應;二是做好監督幫扶,守牢法治底線;三是做好熱源保障,確保溫暖過冬;四是做好精準應對,強化秋冬季大氣治理;五是做好“兩高”管控,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六是做好政策解讀,回應社會關切。
這里我跟大家分享兩個實例。為了做好能源保供,服務經濟平穩運行,我們創新了能源電力保供相關環評政策,也包括會同有關部門專門出臺文件督促煤炭大省做好相關工作,要求在嚴守生態環保底線的前提下,加快環評手續辦理,助力提升釋放合法煤炭產能1.4億噸/年。
還有一個例子,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這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我們進一步明確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先立后破、不立不破、有備無患的原則,指導地方科學規劃清潔取暖技術路線。同時,組織開展“雙替代”專項檢查,對2021年新改造的村莊任務落實和保障情況,開展逐村入戶排查,走訪村莊1.6萬個,入戶核查5萬多戶,發現問題第一時間督促整改,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由此啟示我們,穩經濟、保民生、促增長和綠色低碳發展,根本上是一致的,都統一于高質量發展,統一于以人民為中心。實踐中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推進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做到統籌兼顧,協調處理好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民生的關系。這就是我們反復強調的,要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實現最佳的綜合效益。
所以在今年工作部署中,統籌好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要求更突出,現實針對性也更強。我們對重點工作科學把握時序、節奏和步驟,做到四個進一步強化:
一是進一步強化問題導向。認真分析和識別影響生態環境質量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問題、時間、區域、對象、措施“五個精準”。
二是進一步強化依法監管。落實好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保護,確保守住生態環境保護的底線。推動實現從污染預防到污染治理和排放控制的全過程監管,讓企業守法成為常態。
三是進一步強化指導幫扶。在重點任務推進中,對地方進行督促和指導的同時,加強支持和幫扶,幫助發現問題并共同推動解決。對企業等市場主體,既要做到依法嚴格監管,又要做到熱情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就是最好的服務。
四是進一步強化改革創新。著力優化工作方式方法,不斷增強環境政策的預期性,加快形成與治理任務、治理需求相適應的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謝謝。
劉友賓: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