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遼寧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規劃》共設置了13章48節,主要闡明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和“十四五”期間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指標、重點任務、工程項目、實施保障等。
(一)關于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維護生態安全,全面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遼寧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的生態環境基礎。
(二)關于目標指標。
突出重點,落實遼寧省規劃綱要精神,共設置22項指標,涵蓋環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環境風險防控、生態保護四大類,其中約束性指標共13向:到2025年,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濃度不高于34微克每立方米;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8.3%;重污染天數比率不高于0.7%;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達到78.7%;地表水劣Ⅴ類水體比例保持在0%;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100%;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到達35%;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化學需氧量、氨氮重點工程減排量分別達到7.96、3.27、8.92、0.11萬噸;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完成國家下達目標;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累積降低15%;森林覆蓋率由42%提高到42.5%;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減少;自然岸線保有率完成國家下達目標。
(三)關于重點任務。主要包括六個方面:
一是堅持綠色發展導向,緊緊圍繞“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格局,服務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二是面向碳達峰目標、碳中和愿景,制定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以協同增效為著力點,控制能源、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二氧化碳排放,倡導低碳生活,統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與環境治理、生態保護修復,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三是以冬季采暖期、夏季臭氧(O3)污染高發期為重點管控期,繼續加強PM2.5污染防治,補齊O3污染治理短板,協同控制PM2.5與O3污染。大力推進VOCs和NOx減排,帶動多污染物、多污染源協同控制。
四是以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核心,統籌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污染減排與生態擴容兩手發力,“保好水”“治差水”,推進河流水系連通,開展“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努力實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
五是以“美麗海灣”建設為統領,深入推進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實施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養護海洋漁業資源,改善提升親海空間品質,提升海洋環境風險防控能力。
六是堅持源頭預防、分類管理、分區施策,嚴格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環境風險管控,開展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風險防控、保護修復,深入推進農業農村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七是堅持保護優先,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以創建遼河國家公園為重點,加強自然保護地建設,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恢復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八是堅持源頭防控和系統管理,強化危險廢物、重金屬、尾礦和高風險化學品環境風險管控,加強核與輻射污染防治,構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多層級生態環境風險防范和應急體系。
九是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構建“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的制度機制,全面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十是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以綠色消費帶動綠色發展,以綠色生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民動員、人人參與,形成文明健康的綠色生活風尚。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