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6日,“2021(第十三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正式開幕。論壇以“雙碳戰略下的水治理系統升級”為主題,共同探討了雙碳戰略下的水系統治理、污水資源化路徑、廠網河一體化、污水及污泥的低碳發展之路。
在論壇第二天,中國水網與一百余名嘉賓一同前往泰和廠進行實地參觀。那么全國最大的帶調蓄功能的全流程地下式污水廠長什么樣子?請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吧~
我國于2020年9月第一次提出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減排的概念。在雙碳的大目標下,從2021年3月到9月,半年的時間,全國很多省市都對雙碳目標進行了響應與探索。
國際碳行動伙伴組織(ICAP)2020年度全球碳市場進展報告中顯示世界各類行業碳排放現狀能源消耗占73.2%,2020年中國各類行業碳排放現狀中顯示能源占77%,中國碳排放量約為103億噸,占全球份額增至30%,其中廢水處理的碳排放量占2%左右,約2億噸。污水處理行業碳排放總量可觀,實現污水行業碳中和是不可回避的責任。
在這種國際、國內的形勢下,上海市制定了更加嚴格的目標,在“碳達峰、碳中和”方向上的工作也在陸續的開展和推進。上海市出臺了《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上海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上海市2021年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重點工作安排》,以及2021年7月全國碳交易市場在上海市上線。
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在污水處理方面已先行進行了減碳的探索和實踐。以泰和污水處理廠為例,泰和廠的處理規模為40萬m3/d,技術特點為生物池閉環精確曝氣系統控制,進一步降低曝氣環節電耗,年碳減排量約2013tCO2·eq/yr;在智能加藥環節采用的技術有除磷和消毒加藥閉環控制,年碳減排量約2293tCO2·eq/yr。
“2021(第十三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第二天,中國水網與一百余名嘉賓一同前往泰和廠進行實地參觀。
泰和廠科普教育基地模型圖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2輛大巴車先后到達參觀現場。隨后,參觀人員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分批實地了解了該項目的運行情況,并聽取了講解員對該項目技術工藝的詳細介紹。
泰和廠為上海市政府重大工程,總服務面積約為115km2,服務人口約124萬人,一期工程設計規模為40萬m3/d。新建調蓄池的有效容積為15萬m3,水處理工藝采用多段AAO活性污泥法+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濾池工藝,設計出水水質執行國家一級A標準,其中氨氮和總磷執行地表水IV 類水標準,泥處理采用低溫真空脫水干化工藝,實現污泥的減量化處理。
泰和廠是全流程地下深埋式污水處理廠,頂部為景觀公園,廠址位于上海市中環—外環中間,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下沉式污水處理廠節約了大量土地,隨著泰和廠的平穩運行,服務片區管網液位大幅下降。泰和廠在BIM技術基礎之上,結合GIS技術,采用大量泛在感知等新興技術,對污水廠運行、設備、安全狀態等采集處理后形成全面的、準確的感知數據,并利用大數據技術充分挖掘數據價值,為各類生產運維管理的智慧化應用提供數據基礎。此外,在傳統安防管控基礎上,融合高精度室內定位技術、BIM技術、IIoT技術,實現廠區人員身份確認、位置定位,并通過空間圖形顯示引擎和數據可視化技術,便捷直觀的將各項數據按需展示給運維管理人員,并以此為基礎,關聯運維管理的信息化,實現BIM+SCADA、BIM+MES系統的整合。
泰和廠是全國最大的帶調蓄功能的全流程地下式污水處理廠,也是一座集環境友好、土地集約、資源利用為一體的地下污水廠,實現了環境治理與保護的和諧發展。2019年,本項目在全球卓越BIM大賽獲最佳實踐獎第一名,是中國內地首個入圍該國際頂尖賽事總決賽的水務項目,并獲得了多個國際、國內獎項,這代表了國際、國內相關行業對中國污水行業的肯定。
參觀當日,由E20環境平臺聯手上海城投水務集團、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打造的首座兩山科匯館也在泰和廠正式開館。參觀嘉賓也一同見證了首座兩山科匯館的開幕和落成儀式。
作為環境行業的盛事,兩山科匯館的建設和推進工作得到了行業專家、領跑企業的高度關注。首座兩山科匯館的落成,標志著兩山科匯館從理念到實踐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意義重大。
在兩山科匯館的優秀技術產品展示區,全息投影為技術產品提供了立體式、沉浸式的三維展示方案,讓系統解決方案及其單元技術產品有了更加生動、更加直觀、更加全面的展示。其中“赤火工藝”系統方案是上海多年來在污泥圍城解困中,成功突圍的技術路線,實際應用場景中的具體情況也吸引了很多參觀人員的關注。
據了解,泰和廠將實施擴建工程,該項目完工后將有效提升石洞口片區的污水處理能力,有力促進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據介紹,此次擴建規模為20萬m3/d的地下式污水處理及污泥處理設施。新建全長約10.5km、管徑為1500-2200mm的污水東總管,沿線新建一座污水提升泵站,設計規模為8萬m3/d,也是國內水、泥、氣、聲綜合治理標準最高的污水處理廠工程,皆在打造“高效穩定”“節能環保”“和諧生態”的現代化污水廠。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