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元青川,雅安寶興,巴中通江、南江,甘孜瀘定、理塘,阿壩松潘、若爾蓋等地建設一批生態環境綜合監測站點工程。建立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遙感應用基地。建設西南山地及高原區域地面生態綜合觀測站網絡,實現天地一體化生態保護紅線監測監管。
各市(州)建成至少1個生態文明教育場館
實施成都生態文明主題公園、成都市生態環境科普教育基地、綿竹熊貓谷、雅安熊貓新城、雅安栗子坪保護區等自然教育基地和生態體驗基地建設。加快推進中國酒城·長江生態旅游帶、長寧縣竹生態旅游文化創意產業園等生態旅游文化工程。
《規劃》提出,到2025年,各市(州)建成至少1個生態文明教育場館。累計創建50個以上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成60個以上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以點帶面推進美麗四川建設。城市(縣城)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5平方米。97%以上的行政村建成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各市(州)建成聲環境自動監測網絡,全省聲環境功能區夜間達標率達到國家考核目標。
到2025年環境信息公開率達到100%
深化改革創新,推進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將職責延伸到鄉鎮(街道)。加大省級生態環保督察力度。探索對省直有關部門和省屬國有企業開展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發揮企業環境治理主體作用。鼓勵采取企業開放日、建設教育體驗場所等形式,向社會公眾開放環保設施。到2025年,環境信息公開率達到100%,公眾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滿意度明顯提高。區域空氣質量總體達標。實現區域跨界地表水水質100%達標。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