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是突出多元共治,建設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健全領導責任體系、企業責任體系、全民行動體系,深化環境治理監測監管和法規標準政策體系建設,加強生態環境領域國際交流合作。
"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我們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全力抓好規劃落實,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北京。
最后,再次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首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謝謝大家。
田偉:
謝謝劉賢姝副局長的介紹。下面請各位媒體記者們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自己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請問劉賢姝副局長,剛才提到"十四五"時期,我們想了解在深化京津冀生態環境聯防聯治方面將會采取哪些具體措施?謝謝。
劉賢姝:
感謝您的提問。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重大的國家戰略,生態環境保護率先突破是重要的三大突破領域之一。"十三五"以來,三地持續深化合作,生態環境治理取得明顯成效,我們實現了區域生態環境的同步大幅改善。"十四五"時期,我們重點從五大方面來促進區域的生態環境的協同共治。
一是深化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規劃》提出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這也是需要通過加強區域重污染應急聯動,聯合全力開展秋冬季的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開展重點行業的績效分級和差異化管理,健全移動源的共同監管機制,共同努力致力于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二是強化水生態環境的聯保聯治。以潮白河和永定河流域為重點,特別是要加強密云水庫的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推進官廳水庫整個流域的污染治理。
三是推動綠色生態屏障的聯保聯建,區域合作共同擴大區域的綠色生態空間,打造綠色環京生態帶,繼續推進張承地區的生態環境建設。
四是區域的生態環境制度建設需要繼續深化,特別是進一步深化區域執法聯動的機制,把執法聯動機制向基層下沉,共同打擊跨區域的環境違法行為。
五是加快推進"兩翼"的綠色共治共建。一方面構建大尺度的綠色生態空間,推進可再生能源應用,把城市副中心打造為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另一方面實施大清河流域水污染聯合綜合治理,有效保障白洋淀上游水質,協同保護河北雄安新區的生態環境。
謝謝!
香港文匯報記者:
北京市在推動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方面都有哪些成就?"十四五"期間會推出哪些新舉措呢?謝謝。
李濤:
謝謝你的提問。推進產業綠色低碳創新發展,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也是我市積極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十三五"期間,我市深入推動一般制造業疏解整治促提升,騰籠換鳥,大力發展高精尖產業,產業綠色低碳創新發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具體表現為:
產業發展空間進一步優化。"十三五"時期,全市累計退出一般制造業企業2154家,為優化提升首都功能、全面推進留白增綠、發展高精尖產業騰出了更多空間。產業發展能級實現新躍升。2020年高精尖產業實現增加值9885.8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7.4%,較2018年提高2.3個百分點。產業綠色發展邁出堅實步伐。2020年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水耗分別較2015年下降22.7%、35.2%。"十三五"期間,累計推動64家企業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11家企業獲得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單位、9家企業入選國家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名單、56種產品入選國家級綠色產品,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入選國家級綠色園區。
"十四五"時期,我們將堅持創新引領、綠色發展,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能效水平先進、污染和碳排放低的高精尖產業,積極培育形成兩個國際引領支柱產業、四個特色優勢的"北京智造"產業、四個創新鏈接的"北京服務"產業以及一批未來前沿產業, 構建"2441"高精尖產業體系。到"十四五"末,綠色發展水平更加顯著,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水耗保持全國先進水平,較2020年再下降5%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揮發性有機物年排放強度持續降低。
一是動態推進一般制造業疏解提質。保持疏解一般制造業和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戰略定力,建立疏解提質動態管理機制,以標準約束為抓手,推動先進制造業持續向高端智能綠色方向演進。
二是推動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以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速實現碳中和為目標,以智慧能源為方向,以氫能全鏈條創新為突破,推進新能源技術裝備產業化,打造綠色智慧能源產業集群。鼓勵新能源智能汽車、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綠色技術創新,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咨詢和智能化技術服務新業態,進一步提升氫能、智能電網和先進儲能、綠色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服務、智慧化節能環保綜合服務等產業發展水平。力爭2025年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實現營業收入5500億元。
三是加快推進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持續組織開展能效限額、用水定額、清潔生產標準對標工作,鼓勵企業對標先進,提質增效。修訂工業污染行業、生產工藝調整退出及設備淘汰目錄,明確負面清單。加快建設綠色制造體系,鼓勵企業積極創建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綠色產品等綠色制造示范,大力推行工業產品綠色設計,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加大高精尖產業發展資金支持力度,引導企業實施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提升,促進企業、園區積極節能降碳。開展試點示范,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和園區率先探索碳中和實現路徑。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積極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進一步提升制造業高端智能綠色發展水平,推動減量約束下的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首都生態環境保護做出積極貢獻。謝謝大家!
《中國日報》記者:
請問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吳世江,《北京市"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提到,努力構建綠色低碳交通體系,請介紹一下北京交通在"十四五"期間的重點舉措?謝謝。
吳世江:
感謝您對北京交通的關心和提問。交通行業是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在"十三五"時期北京交通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慢行優先、公交優先、綠色優先"的工作方針,積極推進行業節能減排工作,通過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改善步行和自行車出行環境,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等低碳措施,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年均增速從"十二五"時期的6%,下降到了"十三五"時期的4%。在"十四五"時期,我們將從優化出行結構、優化運輸結構、優化車輛能源結構等三個方面著力,確保北京交通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