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濤強調,這種價值轉化的規律我們稱之為循環層級理論,沒有高層級的商業動能,資源就無法轉化為價值。
而位于塔尖的層級,我們稱之為“文化”,即價值觀的重塑。傅濤表示,很多產品諸如鉆石,在其核心價值重塑過程中,估值被大大提升,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注入了“保質理念、宣傳口號”等文化的力量,而就文化本身而言,做好文化就是不可估量的高價值產品。
生態稟賦城市發展的四個路徑
在上述背景下,傅濤對于黃山這樣的生態稟賦城市的發展提出了四點建議:
建議一:推動生態價值的政策性對價。
目前在全國范圍,黃山已經走在了踐行生態價值、流域補償機制的前沿,同時在本次論壇上,黃山聯合杭州、麗水、南平、撫州等兄弟城市共同發出了生態價值聯盟城市宣言,建立了精誠協作的合作推進機制,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傅濤建議,應在此前的良好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和深化新安江流域補償機制,如通過持之以恒的行業引導成為話語權的核心,同時吸引更多業內專家、研究機構加入到聯盟中,并加大投入進行更多的持續性的“軟性”的研究,以此為支點,最終影響國家政策決策,推動生態價值的政策性對價。
建議二:重塑黃山的價值觀。
黃山已經具備非常好的文化感知,未來應進一步加大力度,基于生態環境的價值觀,引導和鼓勵黃山產出更多關于綠色生活、綠色消費、綠色文化的優秀作品,用文化的力量進行社會引導,推動城市發展。
建議三:加強區域奇點效應。
以“中國黃山”這樣獨特的文化和生態為基礎,重點強化黃山不同于上海、杭州、合肥等周邊城市的差異性特點,加強連接,創造增量,努力去創造黃山的區域奇點效應。
建議四:成立產品開發服務中心。
很多服務被行業誤解為是產品,實際上,服務與產品存在本質的差別。成功的產品一定要具備自身特點,要有客戶定位,契合的品牌宣傳,形成自己獨特的服務標準,具備這樣的品牌化特征,才能真正走出去。如我國的江蘇東海有著“水晶之鄉”的美譽,如今盡管水晶的實際產量已經非常少了,但隨著往年不斷的價值輸出,許多人通過水晶認識了東海,如今東海巨大的水晶貿易量已經使其成為了世界水晶的加工地、集散地。
傅濤指出,未來黃山應該基于自身優勢,成為生態產品的聚集地,不僅僅是售賣產品,更多是成為生態產品、生態服務產品、文化生態服務產品的承載地。因此建議黃山成立產品開發服務中心,把文化服務打造成產品。大力鼓勵綠色低碳循環領域的技術產品開發,推動基于黃山生態特征打造初級產品,并向金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產品進行探索拔高。
本次論壇是安徽省內首個“零碳”會議,在論壇現場,黃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孫勇為本次會議承辦方E20環境平臺頒發了碳中和證書,傅濤表示,兩山產業最終是一個服務產業,未來E20環境平臺將為黃山這樣的資源型稟賦城市的進一步轉型和升級進行銜接與助力。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