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11月5日,“2021新安江綠色發展論壇暨生態產品博覽會”在安徽黃山隆重開幕,本次論壇以“踐行兩山理論奮斗十年路,實現生態價值開篇布新局”為主題,圍繞生態產品推介、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國際合作與國內交流平臺、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綠色產品研發展示平臺、環保節水有機等綠色產品與技術推廣交易平臺等進行交流、宣傳、推廣,為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積極探索。
論壇現場,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副主任、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紅表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推動轉能降碳、節能增效、全面綠色轉型的時期。
本次論壇聚焦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對于進一步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以高水平管控推動高質量發展,鼓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李永紅指出,新安江是皖、浙兩省的母親河,是華東地區的生態安全屏障,自2012年啟動了新安江領域生態補償機制的試點工作開始,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探索了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途徑,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創造了新安江模式。與此同時,新安江的實踐經驗對于推動區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李永紅強調,當前,世界各國生態環境、氣候變化等問題嚴重,推動綠色發展,實現規范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際共識。今年是中國和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廣泛分享綠色發展的理念與實踐,共同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中國東盟環境保護中心作為中國與東盟開展生態環境的重要平臺,在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水環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2012年,在財政部、原環保部的指導下,皖浙兩省探路改革,正式啟動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作為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之地,新安江模式為區域和環境治理貢獻了中國方案和中國經驗。新的發展階段面臨新的挑戰,李永紅表示,愿意協助新安江借助相關國際經驗,助力試驗區的可持續發展。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