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安江綠色發展論壇暨生態產品博覽會”將于2021年11月4日~5日在安徽黃山舉行,目前大會的議程基本確定,會議籌備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
論壇主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新安江流域是我國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的先行探索地。2012年,在財政部、原環保部的指導下,皖浙兩省探路改革,呵護碧水東流,正式啟動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今年是新安江—千島湖水資源保護批示10周年。論壇開場將播放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安江—千島湖水資源保護批示10周年重要紀念視頻。10年來,通過浙皖兩省三輪補償試點工作,新安江流域綜合治理水平顯著提升,目前,新安江每年向千島湖輸送近70億立方米干凈水,連續多年是全國水質最好的河流之一。
2021年起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將全面升級為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建設,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為新安江流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和生態產品推介博覽會提供了政策依據,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正開啟踐行兩山理論的新篇章。
習總書記早在2005年視察湖州安吉便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讓我們從綠水青山的增量價值中獲取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如何轉化成金山銀山?國內很多專家和學者也在研究實踐它的“路徑”。從過去多年的實踐成果看,新安江流域的實踐在生態價值探索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近年來,黃山市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有效轉化路徑,探索建立綠色產業體系,推進全域旅游,發展有機茶、泉水魚,打造百億水產業等,形成綠色產業體系,還創新性培育文化影視等新興產業,去年旅游收入659億元,增長15%,真正實現經濟與環境的互濟共生。
本次論壇將以“踐行兩山理論奮斗十年路,實現生態價值開篇布新局”為主題,圍繞生態產品推介、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國際合作與國內交流平臺、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綠色產品研發展示平臺、環保節水有機等綠色產品與技術推廣交易平臺等進行交流、宣傳、推廣,為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積極探索。此外,論壇還將發布黃山市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技術規范地方標準。
打造安徽省內首個實現“碳中和”的“零碳”會議
綠色會議、時尚會議、創意會議是舉辦本次論壇的理念,論壇將開展“碳中和”活動,通過綠色會場、綠色宣傳、綠色出行、綠色住宿、購買碳匯林等一系列減排行動,打造安徽省內首個實現“碳中和”的“零碳”會議。
比如,論壇采用無紙化簽到、無紙化簽約、無紙論壇手冊等電子化形式,必要紙質材料采用再生材料和可回收材料,如餐券和參會證都將使用可再生材料,并鼓勵投箱回收,減少紙張的浪費,促進資源的循環使用。此外,現場飲水水瓶設置簽名條,上面可以寫下飲用者的名字,或用指甲直接劃出標記或簽名,喝不完的礦泉水鼓勵帶走。本地嘉賓鼓勵帶水杯。接送車輛使用電動新能源汽車,就近鼓勵使用騎行共享單車或公共交通出行。酒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非必要不更換毛巾及床上用品。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論壇還將通過購買碳匯林的方式中和活動碳排放,實現“零碳”會議。
碳匯林是一種以充分發揮森林固定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改善生態環境為主要目的的生態林。碳匯造林是指在確定了基線的土地上,以增加碳匯為主要目的,通過對造林及其林木生長過程實施碳匯計量和監測而開展的有特殊要求的造林活動。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長聘教授蔡永立告訴中國水網,碳匯造林實行的是人工造林,突出森林的碳匯功能,實現森林多重收益。按照規定,固碳量通過市場進行碳貿易直接獲取經濟效益。因此,在碳排放量較高的區域營造碳匯林,不僅可以充分發揮森林固碳制氧功能,實現降低二氧化碳濃度,減緩氣候變暖為主要目的生態效益,而且在培育碳匯林過程中直接獲取經濟效益。
據了解,“零碳”會議的實現主要將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會議舉行前期,會議組織者邀請專業機構勘察大會現場以及人員邀請事宜,提供一系列專業的低碳改進建議,以確保大會實現綠色、低碳的目的;第二階段,專業的碳測算機構為會議出具碳排放測算與核查報告;第三階段,會議組委會根據核查報告公布的實際碳排放數據,購買符合國際標準的碳減排額度,投入符合國際標準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環保項目,以抵消此次大會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碳中和,達到“零碳”大會的目標。
本次會議期間產生的碳排放,將通過江南林交所對市林業局包裝的歙西林場碳匯項目實行掛牌公開交易,由會議承辦方作為碳匯購買方,實現本次會議碳中和,打造安徽省首個“零碳”會議。為精準測算會議碳排放總量,江南林交所邀請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教授、中國生態學會科普專業委員會委員蔡永立及團隊到黃山實地調研。根據會議規模、持續時間、場地要求及具體流程,以及會議場地安排、能源消耗、人員會議等因素,測算得到本次會議碳排放總量。
上海海事大學副教授李華博士指出,本次會議倡導綠色低碳,如新能源車的使用、會議的智能化和無紙化,會議在碳減排上有明顯的成績。據研究,新能源車可以減少15%-20%的碳排放,因此本次會議在本地與會嘉賓的綠色交通就可以減少2.4噸二氧化碳。另外會議的無紙化等措施可以減少紙制品、塑料及相關垃圾的產生的碳排放5.42噸二氧化碳。同時,本次綠色會議的大部分餐飲食材我們核算碳排放都按照本土供給來考慮排放標準,沒有考慮進口食品,這也減少了食品運輸、倉儲等方面的碳排放。
豐富多元的論壇展現形式
論壇展現形式多元,分別包含分會場、博覽會、主旨演講、專題演講、圓桌對話、圓桌訪談、集中簽約、參觀考察等形式,立體多維呈現論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的主旨內涵。
其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分論壇從政策、產業、金融等角度,繼續探討黃山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實踐經驗與未來路徑,綠色金融分論壇以“雙碳目標下的綠色金融發展”為主題,探討綠色金融發展的未來路徑。
論壇將舉行圓桌對話,邀請浙江麗水、福建南平、江西撫州等城市嘉賓,與環保產業協會、中節能、中源創能等協會及企業共同交流,探討區域生態產品實踐路徑。
此外,論壇現場將進行兩大揭牌和三大簽約,分別為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黃山科研基地揭牌儀式、中節能生態產品發展研究中心黃山分公司揭牌儀式,生態價值聯盟城市簽約(黃山、麗水、南平、撫州簽約并共同發出生態價值聯盟宣言)、生態環境友好型項目簽約、高校科技產學研合作項目簽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提出,定期舉辦生態產品推介博覽會。黃山市是首個跨省流域生態保護補償的發源地,試點經驗在全國推廣,其創造的“生態美超市”經驗,具有典型的示范和引領意義。論壇將開創性地在國內率先舉辦生態產品博覽會,通過生態徽州、煙雨徽州、田園徽州、村落徽州等展區,聚焦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及黃山市五大主導產業,全方位展現黃山獨特的生態IP,向全國推廣黃山及參展城市生態產品。11月4日,論壇將參觀考察新安江生態文明實踐中心和生態展示長廊,一睹多年來新安江流域的生態治理成果。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