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焚燒方式處置接收污泥的含水率情況如下(中下餅圖),接收污泥含水率≤80%的市場化項目占53%,接收污泥含水率≤60%的市場化項目占35%,另有12%的市場化項目接收污泥含水率>80%。
右下圖是采用焚燒方式處置市場化項目的日處理能力情況,40%采用焚燒方式處置的市場化項目日處理能力≥300噸/日。
污泥市場化項目處理均價259.3元/噸、處置均價251.3元/噸
價格方面,首先是近三年污泥市場化項目處理環節價格區間,65%的市場化項目處理價格區間在200到300元/噸;處置環節的價格區間占比為:45%的市場化項目的處置環節價格在200到300元/噸,另有29%的項目價格區間在<200元/噸;處理+處置價格區間≥300元/噸的項目占50%。
近三年市場化項目的處理均價在259.3元/噸,處置均價為251.3元/噸。其他歷年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化項目的價格情況詳見右圖。
污泥四條主流技術路線,服務模式大不同
目前,國內已經形成了四條主流的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路線,分別是“好土(好氧發酵+土地利用)”路線,“厭土(厭氧消化+土地利用)”路線,還有兩種和脫水干化有關路線,一條是“深埋(脫水干化+填埋)”路線,另外一種是“干焚(脫水干化+焚燒)”路線。
柱狀圖下的餅狀圖分別代表近三年這四條路線的主要服務模式,“好土”和“干焚”路線是購買服務和投資運營模式并存,“深埋”路線以購買服務為主,“厭土”路線以投資運營為主。
右圖是四條路線近三年市場化中標均價。好氧發酵+土地利用的三年中標均價在373元/噸;脫水干化+填埋的均價在235元/噸;脫水干化+焚燒以購買服務模式采購的市場化項目中標均價在446元/噸,投運類中標均價373元/噸;E20研究院水業研究中心通過調研給出了“干焚”路線專營項目(專營項目,屬于非市場化項目,即未通過公開招投標,由(B方陣)企業與政府之間直接簽訂協議得到的項目)價格區間,脫水干化+協同焚燒的價格區間在400-700元/噸,脫水干化+自持焚燒價格略高,在500-1100元/噸。最后一種是厭氧消化+土地利用的中標均價,市場化投運類項目中標均價在348元/噸;專營項目中標價格區間在400-700元/噸。目前來看,專營類項目的價格較市場化項目價格高些。
投運單體投資額約2.4億元,東北無新增PPP項目
上述是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化市場整體情況,下面聚焦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化投運類項目的近三年中標情況。
左下圖是歷年污泥處理處置PPP和非PPP特許經營類項目的中標情況,其中值得關注的是近三年平均單體項目的投資額,約2.4億元。右上圖是歷年PPP和非PPP特許經營項目中標數量,每年特許經營類項目中標數量均大于PPP類項目。右下圖是七大地理區投運類項目的分布情況,其中華北地區釋放的PPP類項目比非PPP特許經營類項目多,其余地區均是非PPP特許經營類項目中標多。
污泥市場化投運項目多以BOT模式、CD方陣攬得多數
從規模分布維度分析(左圖),近三年有57%的投運類市場化項目單體規模在100到300噸/日。中間圖是采用熱點工藝路線的投運類項目的設計規模占比圖,采用好氧發酵+土地利用的設計規模在100-300噸/日,脫水干化+焚燒項目設計規模以100-300噸/為主,厭氧消化+土地利用項目的設計規模區間主要是<300噸/日。
從運營模式維度分析,近三年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化投運類項目中約65%的項目采用BOT的運營模式,除此以外,采用BOO和O&M的項目占比分別為8%,BOT+O&M和TOT項目占比分別為4%。
從社會資本方維度分析(左圖),近三年有66%的市場化投運類項目中標方是C/D方陣,其次A方陣占32%,B方陣僅占2%。右上圖是歷年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化PPP&非PPP特許經營項目中標社會資本的情況(按建設投資總額),特殊說明:2019年紫色段表示B方陣占比較大,細看時發現,項目為昆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服務特許經營項目,中標金額23億,由昆明滇池有限責任公司中標。
右下圖是七大地理區中標情況,東北地區市場化投運類項目中標方均為C/D方陣,華北地區以A方陣中標為主,其他地區是C/D方陣和A方陣各占一半。
如何能夠持續關注市政污泥行業的市場動態?E20研究院數據研究中心將持續每半年度發布一本《環保細分市場數據觀察》,解析最新環保市場動態,該報告不僅有市政污泥行業數據觀察,還包括市政供排水、村鎮供排水、水環境、園區污水等水務市場,焚燒、建筑垃圾、土壤修復、環衛等固廢市場細分領域的數據觀察,歡迎大家掃碼關注。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