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桑德下屬合加資源承接北京阿蘇衛生活垃圾綜合處理項目,正式進入固廢處置領域。
阿蘇衛垃圾綜合處理項目位于昌平區小湯山鎮阿蘇衛村,投資3億多元,是北京市第一個生活垃圾治理特許經營(BOT)項目,同時也是首次將社會資本引入環衛領域的示范項目。
生活垃圾處理當時有兩派:焚燒派和填埋派,文一波另外走了一條路,他說自己是綜合利用派——那時候叫靜脈產業園,充分分揀可回收物,再將有機垃圾變成肥料,而不是一燒了之。這個出發點站位很高,然而焚燒占了絕對主流,桑德在其他地區的開拓也是更多采取焚燒方式。
繼阿蘇衛之后,桑德又以綜合處理模式拓展了上海青浦、吉爾吉斯、朝鮮平壤等大型生活垃圾處置項目。
但總體來說,桑德在固廢領域依然以垃圾焚燒發電為主導。
固廢不僅包括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業廢物,還有危險廢物處理。其中,在工業廢物處理領域,桑德當時穩占國內第一把交椅。在生活垃圾處置領域建立了市場和技術核心競爭力后,桑德又成功地進入危險廢棄物處理領域,分別建設了甘肅危廢處理中心、湖北危廢處理中心、吉林危廢處理中心、蒙東危廢處理中心等數個危險廢棄物處理項目等。
危廢這個領域在中國火起來要在七八年后,頂峰是東方園林高價收購的2017年(相關鏈接:不肯過江東——何巧女之東方園林往事),桑德的布局可以說非常具有前瞻性。
不過,桑德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卻與水務有著較大差別。由于垃圾啟動特許經營比水晚了不少年份,市場先機已不再獨屬于反應迅速的民企。
從市場角度看,位于長三角、珠三角的優質項目早已被地方環衛系統或光大這樣的強勢先行者壟斷,大多數二三線城市項目本底有缺憾,實質在虧損運營。沒有光大、錦江等競爭對手那樣強大的圈地能力,桑德錯失了一線城市的優質資源。但它的成績依然不錯,后期又借PPP2.0在2014年開啟環衛市場化大潮之機,順勢進入環衛領域,這是它第三個與市政有關的投、運領域。
2009年,中國固廢網開始進行年度企業評選,自2009-2019年,桑德環境連續十一年入選固廢十大影響力企業(早期以合加資源之名參評,后期以啟迪環境之名)。
2006年1月7日,在清華系水企業俱樂部上,前排左一為文一波
07 兩個上市公司——資本
相比同時代民營環保企業,桑德最早插上了資本的翅膀。這得益于文一波最早引入了懂資本的專業人士,更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對資金的渴望。
創業早期,需要資金只能找銀行,途徑有限,成本高,文一波這時候就看到了資本的力量,就想擴大規模,走向資本市場,做BOT之后這種想法更加強烈:靠自我滾動發展很慢,需要拿資本,通過資本的杠桿效應來讓公司發展加速,坐上高速列車。他引進了一些人,這些人不光懂資本,還能幫他對接資源。
2002年,文一波收購ST原宜,入主后改名合加資源(后改名桑德環境、啟迪桑德,截止目前名為啟迪環境),但僅將極少的水務資產注入,反而借助此上市公司平臺開始進軍固廢處理。
2006年10月6日,伊普國際在新加坡上市
2006年,文一波將其主要的水務資產在新加坡上市(伊普國際),后又于2010年在香港上市(桑德國際)并于2013年在新加坡退市。
由于涉嫌同業競爭,桑德環境和桑德國際兩家公司間整合的預期強烈,公司最終選擇的方案是,將桑德環境旗下水務資產出售給桑德國際,同時通過定增和收購后者股權達到控股。
當時上市的環境公司鳳毛麟角,而文一波同時有兩個。這也難怪中科成胡曉勇想要被收購時,最開始找的是桑德,但因為兩位民營企業家的心態問題,沒有合作成功。北控張虹海想要收購民企進入水務、環境領域,首先也是找桑德,但是文一波不肯做老二,張虹海也堅持“作為國企,我必須得合并報表”,所以也沒談成。結局是北控收購了中科成。【相關鏈接:往事并不如煙:劉曉光和張虹海、首創和北控的擦肩與握手】
在諸多誕生于九十年代的環保公司里,桑德的資本之路走得應該是最徹底也是相對順利的,杠桿用得熟練,上市更是給桑德插上了高飛的翅膀。
資本,就像煉金術中的水銀和隕鐵,擁有了它,企業家就擁有了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力量,桑德的業務由此幾乎有力地涵蓋了環保領域的所有板塊。坐在馬駒橋那個氣派的弧形辦公室里的人,當能感知到這個魔盒里透出的力量是多么迷人。
08 五大業務板塊——橫縱
桑德集團環保業務最終形成了五大板塊,分別放在兩個上市公司。
第一個是固廢板塊,主要是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餐廚垃圾處理、污泥處置、醫療廢棄物及工業廢棄物處置為主。
第二個是傳統的水務板塊,以湖北為中心有幾十個水的運營項目。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