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監管不力,履職缺位。相關職能部門對投標方資質審查、評標專家監督、標后質量監管等重點環節的廉政風險防控不到位,滋長了招投標領域違紀違法腐敗案件的發生。如,某縣人民醫院申請采購血透設備,縣財政局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黃某某違反監管規定,沒有到現場監督開標評標活動,也沒有對評標專家抽取進行監督,未能及時發現該院違反規定抽取評標專家組織評標的行為。
三是內外勾結,直接幫助。如,某縣招投標管理中心工程科原副科長薛某某利用職務之便收受賄賂,多次將道路工程、社區建設工程等工程招投標信息透露給包工頭王某、陳某等人。
招投標領域案件易發多發的主要原因
監管體系存在漏洞。招投標是一項系統工程,可分標前、標中、標后三個階段,涉及的范圍廣、部門多。當前,各級監管部門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權力界限上劃分還不清晰,監管職權分屬于多個行業主管部門,未得到有效整合,各項配套制度政出多門,難以統一,執行有偏差。行業監管部門在招投標資格審查、開標評標、投訴處理等重點環節的風險防控,存在重管理輕監督、重檢查輕處理、后續監管不到位等問題,為違紀違法行為發生提供了可乘之機。
涉案人員法治意識淡薄。從招投標領域違紀違法案件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看,很多基層涉案人員法治意識不強,不按規定程序操作、不按規章制度辦事是違紀違法案件易發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方面,一些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農村基層村組干部對招標投標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學習不夠,存在慣性思維,法治意識不強;另一方面,部分領導干部與工程建設老板的交往密切,把工程建設、物資采購管理視為個人攬財的工具,違規插手干預招投標過程和結果,謀取個人私利。
違紀違法行為成本較低。工程建設項目投資大、利潤豐厚,投標單位為追逐利益,往往不擇手段采取掛靠資質、圍標串標等非法手段,達到承攬工程建設項目的目的。雖然刑法和招標投標法對串通投標行為都有明確的處罰規定,但在實際執行中,一些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處罰違紀違法的企業,往往顧慮較多,執法偏輕偏軟,串標行為即使被認定,只要情節不是特別嚴重,一般以經濟處罰為主,與建設工程高利潤回報相比,違紀違法行為代價較小。
以監督效能促進治理能力提升
健全完善招投標制度體系。一是建立信息信用公開制度,制定信用標準、明確失信行為,并公示行業處罰決定、不良行為記錄和運作規范、信譽良好的企業,提供社會公眾查詢,創造誠信得彰、失信必懲的良好市場環境。二是完善交易和監管平臺,運用科技化、信息化手段,發揮互聯網優勢,將招標相關信息集中整合、公開發布,增強招投標管理透明度,杜絕暗箱操作,為投標企業及市場各方提供透明高效的網絡平臺。三是建立健全招投標運行機制,進一步規范招標文件范本、改進資格預審辦法、嚴格開評標現場管理等。同時,對一定標的額以下的工程項目、集體資產資源等的招投標,可適當簡化交易程序,并制定相應的具體操作辦法。
加強對相關黨員、干部的監督管理和風險防控。一是形成多部門聯動機制。招投標監督管理涉及財政、發改、國土、審計、建設、紀檢監察等多個部門,多部門密切配合,嚴厲打擊租借、掛靠、出讓代理資格等違規代理行為,規范市場秩序。二是開展日常監督檢查。對招投標工作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監督檢查,把制度執行情況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和領導干部述職述廉內容,及時糾正制度執行不力的行為,嚴肅查處嚴重破壞制度的行為。三是加強涉及招投標領域黨員、干部廉政風險教育,深入查找招投標各環節的廉政風險點,對招標活動全過程備案,從細從嚴制定防控措施,將每個環節的監督責任落實到人,做到防患于未然。
加大對違紀違法行為的懲治力度。一是加大執法檢查力度,通過聯合執法檢查、專項治理,保證招標投標法中列舉的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能真正落到實處。二是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對招投標活動的監管,緊盯招標采購中出現的串通投標、虛假招投標、濫用評標權、符合條件應招標而未招標等行為,加大處罰力度;紀檢監察機關立足監督的再監督,督促相關單位部門認真履行監管職能,對黨員干部、公職人員在招投標中違紀違法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問題突出、發生窩案串案的單位和地區,要嚴肅問責追責。三是發揮查辦案件的治本功能。深入剖析招投標領域典型案件,以問題為導向,認真查找體制機制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對查處的腐敗案件定期公開曝光,強化震懾作用,加強以案促改,做好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