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肅寧縣小白河水質提升與生態(tài)修復工程項目
本項目建設范圍包括肅寧縣小白河兩段河道。一是小白河西支,起于師素鎮(zhèn)宋家莊,終點位于大史閘,全長約22.11km。二是小白河中支,起于肅寧縣小白河中支分水閘,終點位于小白河中支節(jié)制閘,全長約 11.54km。
肅寧縣小白河水質提升與生態(tài)修復面積約149.32 公頃,其中河道104.32公頃、濕地 45 公頃。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河道垃圾清運、河道水質提升及生態(tài)修復、邊坡綠化、人工濕地建設等工程。
本工程治理基本維持河道現狀,通過河段垃圾清運、岸坡防護、綠化工程以及濕地建設,使治理段達到水質的提升與生態(tài)系統的恢復,穩(wěn)固河道岸坡,減少水土流失。有效增加城鎮(zhèn)居民休閑游憩場所。工程布置主要包括河道垃圾清運、岸坡防護、濕地建設、植物配置、河道景觀營建及健身休閑場地建設等方面組成。
小白河西支綠化工程:在《肅寧縣小白河西支(狀元湖至第一污水處理廠段)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項目》工程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立地條件,配置喬灌木與水生植物,營造豐富的生境條件,打造靚麗的河岸線景觀。
小白河中支濕地建設工程:小白河中支(中支分水閘至中支節(jié)制閘段)沿線有三個水塘,結合周邊用地現狀對水塘岸線進行修正,建設生態(tài)濕地島、交通系統、人工濕地、休閑娛樂廣場、觀景設施與平臺,形成生態(tài)良好、景觀優(yōu)美的城鎮(zhèn)居民濱水活動場所。
小白河中支垃圾清運與護坡改造工程:小白河中支(清源街至第二污水處理廠段)因處于肅寧縣老城區(qū)范圍內,周邊用地復雜,河道兩岸空間有限。主要采取的生態(tài)修復措施為垃圾清運、河湖水質原位凈化機布置、河道護坡綠化工程。
小白河中支綠化工程:小白河中支(第二污水處理廠至中支節(jié)制閘段)周邊以農田為主,河岸兩側空間充足。主要的生態(tài)修復措施包括河道邊坡及兩岸灘槽的植物綠化工程。
5、肅寧縣坑塘生態(tài)治理工程項目
共10處坑塘,總面積約51.7公頃。坑塘與肅寧縣河道連通工程與邊坡整治工程已在前期項目中完成,本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人工濕地、生態(tài)浮島、邊坡綠化等。
南王村東北大坑位于師素鎮(zhèn)南答村正北方向,面積約2.6公頃,坑塘深度 8 米,與沙河灌渠管道相連。
高莊村三個坑塘位于梁村鎮(zhèn)高莊村西北方向,互相之間沒有連通,其中1號坑塘面積約2.7公頃,深度20米,與小白河東支明渠連通;2號坑塘面積約2公頃,深度20米,與小白河東支明渠連通;3號坑塘面積約1.3公頃,深度 20m,與2號坑塘管道連通。
南白洋窯地西大坑位于梁村鎮(zhèn)南白洋村村西方向,面積約為 4 公頃,深度 14 米,已與寺各莊支渠連接。
前豐磚窯大坑位于梁村鎮(zhèn)前豐村村西方向, 面積約14.7 公頃,深度 8 米,與小白河東支管道連通。
雪村兩個坑塘位于窩北鎮(zhèn)雪村,村北坑塘面積約為 3.2公頃,深度 6 米,與韓村支渠管道連通;村西北坑塘面積約為 1 公頃,深度 14m,與雪村北坑管道連接。
南曹莊磚廠大坑位于河北鄉(xiāng)南曹莊東南方向,面積約為16.7 公頃,深度20米,與古洋河管道連通。
孫敬學堂南大坑位于付佐鄉(xiāng)袁家佐村西南方向,面積約為 3.5 公頃,深度 12 米,與小白河西支管道連通。
本工程治理在肅寧縣水系連通工程的基礎上,對肅寧縣坑塘進行生態(tài)治理。坑塘已在前期工程中完成了場地內的垃圾清運、護坡休整以及與附近河道的連通工程。本項目工程布置主要包括水質提升、生態(tài)浮島建設、人工濕地建設、植物綠化工程以及配套的休閑游憩設施等。
肅寧縣坑塘生態(tài)治理工程首先針對篩選出的十個坑塘的位置與周邊現狀條件,分類規(guī)劃其功能與作用。以“生態(tài)優(yōu)先、碧水綠岸、人水和諧”為設計主題,旨在打造生態(tài)系統完整、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與河道互聯互通的坑塘景觀。其中距離村莊較遠的坑塘規(guī)劃為生態(tài)型坑塘,以生態(tài)修復與生態(tài)系統建設為主,主要建設內容為坑塘護坡至岸邊的植物群落配置。靠近村莊的坑塘根據坑塘面積大小,面積較小的坑塘可以簡單配置道路、健身設施、觀景平臺形成小游園以供村民游憩;面積較大的坑塘可以考慮作為村莊雨水與污水的凈化塘,通過建設植草溝、穩(wěn)定塘、生態(tài)浮島等設施凈化污水,充分利用水資源,修復村莊水系生態(tài)系統。
6、肅寧縣小白河(狀元湖至第一污水處理廠段)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項目
本項目建設范圍為起于肅寧縣小白河西支狀元湖南側500m 處,終點位于第一污水處理廠東北濕地,全長約 9km(河口以外兩側灘槽各寬 43m,穿村莊段灘槽各寬 3m),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面積約 116.71 公頃,其中河道 99.21 公頃、濕地17.5公頃。工程以當地防澇排瀝標準設計,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河道清淤及橋閘建設、邊坡堤岸修整、河道底泥處理及消納、河道水質提升及生態(tài)修復等工程。
本工程治理基本維持河道現狀,通過河段清淤疏浚、擋水土壩拆除、節(jié)制閘建設以及岸坡防護,使治理段達到相應的排瀝標準,穩(wěn)固了河道岸坡,減少了水土流失。有效保護了沿線耕地農田及民房。工程布置主要包括河道清淤疏浚、岸坡防護、堤防修整、土壩拆除、節(jié)制閘建設及河道內垃圾清運等方面組成。
(1)小白河西支狀元水庫南 500m 至第一污水處理廠東北段,長 9km,河道按照 5 年一遇排澇標準進行清淤;本次治理段起點高程維持現狀約 6.48m,底縱坡為 1/10000。工程終點第一污水處理廠,本次治理段終點高程 5.58m。
(2)袁家佐村土壩拆除,付佐鄉(xiāng)與尚村鎮(zhèn)交界處土壩 拆除,連通河道上下游;袁家佐村橋為板式結構橋,上部采用 8+3×6+8m 鋼筋混凝土現澆連續(xù)板,共 1 聯,總長 34m; 橋寬 7m,行車方向與水流方向夾角為 90°。
(3)新建郗家莊節(jié)制閘,代替付佐鄉(xiāng)與尚村鎮(zhèn)交界處土壩蓄水功能;節(jié)制閘設 3 個閘孔,單閘孔寬 3.5m,高 3.5m, 設計通流流量為 50m3/s,過閘流速為 1.19 m/s。閘門采用帶手自兩用啟閉機的鑄鐵鑲銅閘門,閘門上方設啟閉機房,閘門上下游修建混凝土防護段。
(4)對臨村段河道內垃圾進行清運。
(5)本工程建設一座底泥處理廠,擬建在第一污水處理廠附近。底泥處理采用“泥沙分離池+固液分離池工藝”, 處理規(guī)模為 2×30m3/h,該工藝由泥砂分離系統、固液分離系統、改性拌合系統、均化調理系統、脫水成固系統、余水系統五大主體部分及洗砂系統、堆場系統等輔助系統組成。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huán)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huán)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技術的前進方向就是‘三十年河東,三...
2023(第二十一屆)水業(yè)戰(zhàn)略論壇上...
010-884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