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碳監測評估體系構建研究,抓緊研究制定碳監測試點工作方案
中國新聞社:中國在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過程,環境監測如何發揮作用,下一步在中國實現低碳發展過程中,環境監測的工作是怎樣的,謝謝。
柏仇勇: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
現在“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個熱點。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重大全球性挑戰。溫室氣體排放與大氣污染物排放具有同根、同源、同過程的特點,對于“減污降碳”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是“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戰略方向,這對監測體系及時跟進支撐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部在碳監測方面具有一定工作基礎。一是環境濃度監測。從2008年起,國家陸續建成16個大氣背景值監測站,其中部分站點能夠實時監測CO2和CH4。部分省份開展了城市尺度溫室氣體試點監測。二是點源排放監測。電力等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在現有廢氣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的基礎上,開展了溫室氣體排放監測試點,與核算結果進行比對。三是遙感監測。針對CO2、CH4等溫室氣體,初步形成了不同尺度溫室氣體空間分布、碳排放反演等業務化遙感監測評估能力。
為積極響應碳達峰、碳中和對監測工作提出的新需求,我們會同中國科學院等相關單位,開展了碳監測評估體系構建研究,總的原則是:以服務支撐碳排放核算為基本定位,立足當前、兼顧長遠,全面設計、重點推進,科研先行、業務融合。總的目標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碳監測評估體系,監測網絡范圍和監測要素基本覆蓋,碳源匯評估技術方法基本成熟。
當前,正在抓緊研究制定碳監測試點工作方案,準備開展三項試點。一是排放源監測試點。鼓勵電力、鋼鐵等重點行業內有條件的企業,開展能源和工業過程溫室氣體集中排放監測先行先試,加快技術標準研發與監測結果比對,探索實測結果在企業排放量核算與交易、減排監管等方面的應用。上周,我們就開了十個行業和重點企業的先行先試座談會,加快推進相關工作。二是重點城市監測試點。結合現有城市空氣質量監測基礎,選取有代表性的城市開展CO2、CH4等溫室氣體濃度監測試點,組建城市溫室氣體監測網,探索自上而下的碳排放反演。三是區域監測試點。推進國家大氣背景站溫室氣體監測設施提標改造,結合衛星和無人機遙感監測,提升區域和背景尺度溫室氣體監測能力。
2021年7月起,全國范圍實施重型柴油車國六排放標準
北京青年報記者:據了解,2021年7月起,我國將全面實施重型柴油車國六排放標準,請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劉友賓:據測算,我國重型車保有量1100多萬輛,僅占我國汽車保有量的4.4%,但其排放的NOx和顆粒物分別達到汽車排放總量85%和65%。為強化重型車排放源頭控制,2018年6月,生態環境部與市場監管總局共同發布國家標準《重型柴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GB 17691—2018),規定自2021年7月起,全國范圍實施重型柴油車國六排放標準。
我國已經于2019年7月1日實施了重型燃氣車國六標準,2020年7月1日實施了輕型車和公交、環衛、郵政等重型城市車輛國六標準。今年7月1日,重型柴油車國六排放標準的實施,標志著我國汽車標準全面進入國六時代,基本實現與歐美發達國家接軌。與國五標準相比,重型車國六標準要求進一步加嚴,NOx和顆粒物限值分別減低77%和67%。在降低污染排放的同時,排放標準的升級,也促進了我國排放控制技術與世界標準接軌升級,助力我國汽車和相關零部件行業對外發展。
為推進標準順利實施,我國汽車生產企業和相關零部件配套企業開展了大量準備工作,已有38家發動機生產企業的922款發動機、735家汽車生產企業的23744個車型按照重型車國六標準要求完成了開發和驗證,能夠滿足市場需求。
對于車主來說,購買國六車輛將具備長期的優勢。一是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國六車和新能源車一樣具有通行優勢。另外越來越多的大型優質企業,為了履行社會責任,優選國六車進行運輸。二是使用成本更低。國六標準中首次增加質保要求,后處理裝置等部件發生故障或損壞而導致排放超標,由生產企業負責維修,無需車主承擔費用。國六標準提出了排放和油耗聯合管控要求,不會產生油耗增加的問題。三是車輛年檢省時省事。國六標準要求重型車生產企業安裝排放遠程監控設備。對于遠程監控排放合格的車輛,可以根據地方政策免于環保上線檢驗,這將有效降低檢測時間和費用。
提升“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 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創新性
人民網:請問“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重點將從哪幾個方面來提升呢?謝謝。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