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km管道已經在施工中了 | 圖源 Waterbedrijf Groningen
組合式水冷系統
除了改用地表水作為水源,谷歌還在考察其他選項。谷歌荷蘭的投資組合經理Rita Margarido女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也在考察海水淡化的方案,但是反滲透工藝本身又需要大量能耗,而且還需要對濃水進行處理。”
但她也表示如果之后這個技術有更多的突破,谷歌是不排除在以后的項目中考慮膜技術的。
據Margarido女士介紹,新水廠的出水除了用來冷卻,還可以作為熱源,通過熱交換器進一步利用水中的余熱。
水冷的散熱能力是風冷的24倍,這說明水冷的方法更節能。谷歌稱會用到閉合和開放兩種水冷的形式:在閉合系統里,水將盡可能多次地持續循環;在開放系統里,他們使用水塔來降低閉合系統的溫度。這種結合系統會比一次性的水冷系統的水耗減少50%。
污水廠出水回用
為什么將冷取水處理單元放到Garmerwolde污水廠呢?這個選擇背后是在下一盤大棋——他們真的在考慮將污水處理廠的出水用作冷卻水的水源!
North Water和Google在新廠發布會上對此都沒有避諱,都談到了污水廠出水加工成為數據中心冷卻用水的可能性。但他們也表示,這個可能性還需要更多具體的研究去確認是否真的可行。
在此前的《碳中和時代污水廠如何升級轉型?| 荷蘭案例分享》中,我們已經介紹過Garmerwolde污水廠。它是荷蘭污水廠在碳中和時代升級轉型的代表。如今,這個污水廠不僅同時應用了厭氧氨氧化和好氧顆粒污泥工藝,現在和跟互聯網IT巨頭直接合作,商業想象力確實值得同行效仿。
Garmerwolde污水廠升級后的工藝流程圖 | 圖源: medium@waterklusser
互聯網公司會收購污水廠嗎?
小編在開頭提出過這么個假設:IT巨頭日后會否收購污水廠?
我算了算一筆賬,覺得這并不是沒可能。
我搜了一下格羅寧根水務的官方自來水價格,目前是約1.68歐/立方米。谷歌預計自己在未來的水耗會去到20000立方米/天,一年下來,谷歌的自來水賬單高達1200萬歐。谷歌現在花了4500萬歐元合伙去建一個規模為2.7萬噸/天的凈水廠,如果當地政府因此免了它的水費,其實是一筆劃算的投資(5年后回本?)。要知道,谷歌只是這個新水廠的第一個用戶,這些出水也可以其他需要冷卻水的周邊企業。
再大膽一點聯想:數據中心的耗電問題不僅是谷歌、微軟要面對的問題,我們國內的百度、阿里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一樣要面對數據中心的能耗和水耗問題。如果谷歌在荷蘭嘗到甜頭,會不會繼而考慮直接買個污水廠來運營呢?國內的BAT們為了完成自己的碳中和任務指標,會不會也效仿呢?
未來十年,阿里騰訊收會不會有自己的再生水廠呢?我已經打開谷歌日歷,在2030年5月15日那天建了一個提醒,到時看看自己的預言會否成真。
參考資料
1.https://www.dutchwatersector.com/news/google-nl-switches-to-surface-water-for-its-datacentre-cooling
2.https://www.ftm.nl/artikelen/restwarmte-datacenters-big-tech?&utm_source=twitter&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RestwarmteDatacenters
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iVLWORqsfQ
4.https://northwater.nl/en/about-us/
5.https://waterbedrijfgroningen.nl/klantenservice/prijs-van-uw-drinkwater/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