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荷蘭污水處理廠的碳中和轉型案例,我想介紹另一個歐洲國家的污水碳中和近況。
它就是丹麥。
在小編看來,丹麥人似乎做的比荷蘭人還要好。
相關閱讀:
2009年哥本哈根市政府通過了《哥本哈根氣候計劃書》,定立了兩步走的目標:到2015年,CO2排放量要同比2011年減排20%,并在2025年實現碳中和。
2019年11月,丹麥政府與13個商界代表簽訂了“氣候伙伴關系”( Danish climate partnership),基本涵蓋了丹麥所有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氣候伙伴關系的成員需要提供各自領域的減排建議,以幫助丹麥政府實現其2030的承諾——即2030年丹麥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代減少70%。廢棄物、水和循環經濟是其中的代表成員之一。
數據顯示,2017年丹麥的水務部門的CO2排放當量為218000噸。他們的計劃是通過一系列措施,在2030年實現碳盈余。
這個計劃包括了減少直接排放和間接排放。直接排放方面主要是減少N2O和甲烷的排放、提高工藝過程的能效,以及提高生物沼氣的產量。改善間接排放的措施主要指提高出水余熱的利用率和植樹造林等。
丹麥各地污水廠如何相應的呢?我們來看看其三大水務公司近年的進展成果。
丹麥書寫碳中和童話
2019年,在Aarhus水務的倡議下,一名叫丹麥水產業集群(Danish Water Cluster)的組織誕生了。他們聲稱這是個匯聚丹麥先進水技術的組織,向全球出口他們的創水新方案。但在小編看來,這個組織更重要的一個作用是促進了成員之間的良性競爭——丹麥三大水務公司都紛紛打造了自己的能量回收污水廠示范工程。
Aarhus水務
Aarhus是丹麥的第二大城市,而Marselisborg是當地最大的污水廠。2016年國際能源署(IEA)發布完《世界能源展望2016》后,該污水廠名聲大噪,原因是它宣布無需協同消化,僅用污水自身蘊含的能量就實現了能量盈余。
為了這一天,Aarhus水務準備了十年:2006年他們決定將當地14座污水處理廠合并縮減為4座,并最終減為兩座,即Marselisborg污水廠和十幾公里外的Egaa污水廠。
Marselisborg污水廠平均處理量為27500m3/天。經過多年優化,2014年污水廠在沒有添加外來有機廢物的情況下,已經能夠通過沼氣熱電聯產的電能滿足廠區能耗,甚至還有約40%的電力盈余。2015年這個數值還升至50%。也就是說,Aarhus水務的水廠已經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能量中和。
顯然,單靠傳統的厭氧消化是不可能實現能量盈余的,我們來看看他們全方位的優化工作:
污水廠先是花了40萬歐元裝上SCADA系統(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對氨氮、磷濃度進行監控,并對鼓風機、提升泵、攪拌設備和脫水泵安裝變頻器控制,大大降低了電耗,靈活適應每日變化的進水負荷。
污泥處理方面,污水廠于2014年引進了側流厭氧氨氧化工藝,投資費用約40萬歐。據Aarhus水務的總工程師Per Overgaard Pedersen介紹,因為這套系統能使污水廠的出水總氮減少2mg/L,因此每年能節省約8萬歐的污水稅。此外,本身就很節能的厭氧氨氧化工藝也為污水廠每年節省50000kWh的電耗。此后,新購的污泥脫水離心機能效更高,為廠區每年節省50000kWh的電耗,污泥經處理后可作肥料農用。
除了節流,Aarhus水務也懂開源:為了提高沼氣發電,他們花了170萬歐,新購了兩臺250kW和一臺355kW的熱電聯產電機。
經過這一系列優化措施,污水廠的年電耗共節省約100萬kWh (1GWh),在2005-2016年間,污水廠電耗從4.2GWh降至3.15GWh,減幅達四分之一,噸水的能耗降至0.25kWh/m3。
另一方面,2016年該污水廠的總產電量達4.8GWh,這意味著廠區的發電量比電耗多出53%,這些多余的電能會賣給國家電網,此外還有多大2.5GW的多余的熱能直接用于地區供熱。
整個項目花了他們約300萬歐的錢,其中90%還得從自己腰包出,市政府只資助了10%。但Aarhus水務的總工Pedersen先生給我們算了筆賬,說這投資不用5年就能回本了:因為余熱和余電一年能賣32.6萬歐,節能投資每年能同比省20.6萬,排污稅每年又能省8萬,這么一算,和改造前相比,一年確實能省下60多萬歐。而最讓Aarhus水務公司自豪的是,這個升級項目最終的受惠者是當地市民,因為水務公司運營成本降了 ,意味著水價也可以下調了!
Marselisborg污水廠能耗改善措施一覽
1 SCADA在線控制曝氣、氨氮、硝態氮和磷,對硝化/反硝化工藝的控制
2 用渦輪壓縮機取代高真空渦輪鼓風機提高曝氣效率
3 使用能效更好的污泥脫水離心機(AlfaLaval G3)
4 新購沼氣燃機熱電聯產((CHP))
5 污泥線引入anammox工藝,主流線也以進行厭氧氨氧化工藝測試
更令小編驚嘆的是,Aarhus水務的野心還不止于此:他們已經給Marselisborg污水廠起了一個新的名字,叫Aarhus Rewater,并考慮重建新廠的可能性。另一邊Egaa污水廠也計劃實現能量盈余,他們在那里測試碳捕捉、主流厭氧氨氧化、ORC廢氣能量回收等工藝,調研在未來污水廠用上這些技術的可行性。
VCS水務
奧登塞(Odense)是丹麥第三大城市,也是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出身地。該城最大的Ejby M?lle污水廠也有些童話色彩——早在2013年它就聲稱實現能量100%自給。2018年,他們甚至宣布:污水廠的能耗盈余率高達88%!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Ejby M?lle污水廠由當地的水務公司VCS負責運營。像Marselisborg污水廠那樣,基于厭氧消化的熱電聯產當然是其基礎,但他們成功的秘密都在于細節,例如他們使用了延時消化的方法(Torpey工藝),將出泥固液分離后再回流到消化池,以此減少消化池中的水量,進而提高生物質濃度,SRT延長約10%,提高消化池高性能。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