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建國發表的《排水管道建設要做到“六講”》文章中,也談到了對廣州項目的介紹。廣州利用綠色措施實現“排水單元達標”就是對雨污混接改造工作的創造性發展。很多城市雨水排水規劃、設計文件為體現海綿城市創建和提標,不談綠色措施,而簡單地將“綜合徑流系數”調整0.6是不科學、不現實和不負責任的做法。
第五講系統
“講范圍、講對象、講出口、講進口”就是“講系統”的具體表現。在此基礎上,設計計算書還要包括:在最小水量時,如按照遠期水量設計的管道,近期最小流速不滿足要求的對策措施,包括倒虹管;在水體高水位時,排水管道高水位時,道路積水時等的排水條件的復核與驗算。當然,降雨前能夠實現城市水體低水位,是保證雨水安全排水的前提,這也是“藍色措施”。“藍色”措施是解決內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新建排水管道的同時,不要忘了對“滿身是病”的現狀排水管道進行整治(這就是“管”的內容)。上海中心城區雨水排水規劃方案提出的“管、綠、藍、灰”有機結合的理念是支持排水標準與內澇標準提升和雨天出流污染削減多目標同時實現的基礎,是系統規劃的體現,也是正確的路徑。僅依靠按照若干毫米設計的所謂雨水調蓄池解決不了雨水排水提標,也解決不了城市水體“下雨就黑”。
上海中心城區雨水排水規劃方案提出的“管、綠、藍、灰”有機結合的理念是支持排水標準與內澇標準提升和雨天出流污染削減多目標同時實現的基礎,是系統規劃的體現,也是正確的路徑。
第六講質量:
“排水管道、排水管道”是指能夠發揮正常排水功能的管道,其質量是不可忽視的,沒有質量,就不能夠保證排水功能的發揮。49字箴言全面概括了對排水管道質量保證的要求。
管材質量要牢靠——管材現場一定要抽檢,特別是環柔度(撓曲性)
管道基礎要托底——基礎在承口處做槽,即托底,又限位
管道接口要到位——插口末端畫條線;先做井,后裝管
溝槽回填要密實——原土回填,重視密實度。實現“管土一體”
嚴密檢查要保證——提倡閉氣試驗,雨水管也要做
窨井質量要重視——窨井井體要與管道材質一致,也不能漏水
運維管理要扎實——巡視、清通、檢查、修理要跟上
如果還要提一個質量標準,那就是“兩張圖、兩句話”:污水管道非滿流、有濃度、水暢流;雨水管道:旱天無積泥、無水流。
唐建國在論壇上結合實際考察對德國一污水管道工地進行了介紹分析:
1、采用D400陶土管(3米節,每節約300歐元),注意插口橡膠圈是出廠前已被固定在上面了。
2、與用戶接口是直接連接的,德國允許直接連接;在現場用專門工具在管上開洞,并用專門連接件做好密封。
3、敷設好若干長度后采用“氣密法”進行嚴密性檢查,合格則開始回填。
4、回填采用“液態回填材料”;不需振動搗實,就可達到回填要求;沒有塵土、不要黃沙、沒有噪音、原土利用、基礎與管一體,且溝槽可很窄。
5、支座上有一用軟木“填塞”的縫,這就是用于管道安裝時高程誤差的調節。
6、為了防止地下水把木支座泡脹,影響管道高程,在使用前必須先把支座泡24小時。
7、綜合造價800歐元/米。
唐建國介紹道近期住房建設部發布的《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中稱:我國城市排水管道總長約為74萬km。與德國排水管道總長近602萬km相比少很多。
無論是為解決污水管網全覆蓋、污水全收集、全處理,還是為提升雨水排水標準,解決城市內澇問題,排水管道建設一定是我國今后城市建設重中之重的任務。而且一定要把所建設的排水管道建成為:有相應功能、有質量、能正常發揮作用的排水管道。在演講的最后唐建國呼吁在做排水管網建設和維護時要講規矩、講科學、講道理、講質量!
編輯:劉彤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