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中環水務: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邁進“十四五”

時間:2021-03-22 16:13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趙利偉

評論(

  中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環水務”)由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實業控股有限公司于2003年11月共同出資設立。

  作為水務行業最早一批投資運營商之一,也是第一個以水業投資、建設、運營以及相關配套服務為主業的中央企業,18年來,中環水務伴隨著中國水業市場化改革的步伐一路走來,無論市場環境冷熱陰晴,始終保持高度的商業理性和戰略定力,堅持規模化成長與盈利能力提升并舉的穩健發展策略,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邁進。

  2020年,中環水務在抗擊新冠疫情的大考中頂住壓力迎難而上,圍繞抗疫促產、重組上市、提質增效、市場開發等方面積極開展工作,主要經營業績指標全面超額完成。同時,中環水務全力履行央企責任,不斷強化黨的領導,積極服務國家戰略,以水務板塊重組上市為藍圖,加快公司戰略布局,探索多元化發展路徑,各項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推進公司實現二次騰飛。

  強化運營管理核心優勢,激發內生動力

  中環水務始終追求產業規模,而非資產規模,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強調把運營環節作為項目核心,使之既成為投資收益的主要來源,更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在過去一年的疫情大考中,中環水務樹牢底線思維,克服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以高質量發展要求指導經營管理,持續提升企業精細化管理、專業化運營水平,不斷激發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中環水務董事長、黨委書記王堤先生在接受中國水網的訪談中提到,“十三五”期間,在集團黨委和雙方股東的正確領導下,中環水務圓滿達成既定戰略目標,規模、收入、利潤的復合增長率平均達到25%,收入較2015年增長55%,利潤總額增長95%,高于十三五目標值15個百分點。目前,中環水務在全國14個省市擁有全資及控股子公司31家,參股子公司1家,日處理規模約1500萬噸/日,資產規模近150億元人民幣。

1616401003372793.png

中環水務董事長、黨委書記王堤“回首十三五,展望十四五”視頻專訪

  在環保水務市場環境風云變幻的大背景下,中環水務保持戰略定力,業務開展有條不紊,成功駕馭各類風險,不斷激發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積累了深厚的水務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經驗,展現出強大的盈利能力優勢。

  在“2019年度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評選”中,中環水務蟬聯前三甲,連續第17次獲評中國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評委會給出的頒獎詞中,對中環水務的綜合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中節能旗下水務平臺公司;繼續強化運營管理核心優勢,聚焦主業規模增長,拓展相關多元產業格局;積極探尋優質資產并購,穩步推進水務板塊重組上市;踐行央企社會責任,服務重大國家戰略。”

  提升科技創新集成能力,打造核心競爭力

  李克強總理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拓展產學研用融合通道。可以預見,“十四五”期間,國家將加大力度鼓勵科技創新,這樣給具有創新基因的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利好。

  2020年,中環水務新增科技創新項目48 項,新增知識產權13 項,主編地方技術指南1 項,“污水處理新型藥劑開發及投加量優化控制研究與示范”、“畢節農村污水處理試點示范項目”等重大科技項目均取得顯著進展。

  在中環水務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彭云清看來,未來的技術研發需要更多開放性、聯合性的研發。中環水務積極發揮技術創新主體作用,推動創新要素向自我集聚,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通過與國內知名機構共同組建研發平臺,中環水務承建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全面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通過對接國內外先進技術,加強產學研合作,成功引入西班牙、捷克等歐洲國家的多項國際先進技術并實現在項目中的成功應用。緊緊圍繞主營業務開展科技創新工作,聚焦“卡脖子”技術難題,梳理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清單,全面調研技術難題解決路徑,堅持自主創新與引進集成并舉的科技創新策略,在核心技術關鍵點上發力攻關。充分利用“共抓長江大保護科技創新聯盟”優勢資源,為破解長江污染治理技術難題提供更多科技創新硬核力量。

  通過幾年的重點發力,目前,中環水務主流技術已覆蓋給水處理、污水處理、污泥處理、供排水管網信息化及管理優化等方面,技術創新和集成能力不斷提升。

  踐行國家戰略,探索多元化發展路徑

  在追求質量達標和盈利穩定的前提下,中環水務貫徹“一業為主,相關多元”的戰略,以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沿線為重點,探索多元化發展路徑,加大市場開拓力度。

  2020年,中環水務逐步實施業務結構轉型,在污水資源化及農村污水治理等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新簽約16萬噸/日的蚌埠再生水項目不僅是在蚌埠地區實現區域供排一體化布局的重要一環,也是在污水資源化領域的突破。畢節農村污水項目作為長江大保護示范項目,通過聯合哈工大任南琪院士團隊,12月底已基本建成通水,實現農村污水處理的資源化利用范例。

  全國首例技術難度最高、深基坑開挖、結合城市綜合體、城市“三變”試點建設項目——貴醫、六廣門污水處理項目,在疫情防控的不利因素下攻艱克難,力保工程按原計劃于“6.30”正式通水運行,得到了當地政府領導的高度肯定。

  2018年,中國節能肩負起“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主體平臺”的使命,整體推進長江大保護工作。作為中國節能水務板塊的旗艦企業,中環水務主動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依托中國節能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主體平臺,重點開發長江經濟帶沿線市場,積極創新商業模式,務實推進湖州、畢節等一批示范項目,拓展水環境治理和再生水、農村供排水等細分領域,加大與科研團隊深度合作,構建長江大保護污染治理科技支撐平臺,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長江經濟帶農村污水治理模式與經驗。

  截止目前,中環水務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長江和黃河流域已經建成運營十余家項目公司,實現農村污水處理的資源化利用,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中彰顯央企責任和擔當。

  落實疫情防控,盡顯央企擔當

  過去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中環水務各級領導班子牢固樹立全局意識,堅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嚴防死守做好企業和員工的防疫工作。水務系統近5000名員工,不畏艱險,堅守一線,全力投入疫情防控,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實現了“供水全合格、排放零超標,安全無事故”的預定目標。疫情后期,公司上下積極做好復工復產工作。

  蚌埠、襄陽、湘潭等供水公司在疫情期間落實“欠費不停供”政策,工業用水按基準價下調10%執行,多項舉措為地方經濟復蘇做出了積極貢獻,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好評,彰顯了中央企業的責任擔當。

  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中環水務也將借力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東風,多途徑實現做強做優做大。

  2020年中節能正式入主國禎環保后,“國禎環保”正式變更為“中節能國禎”全新亮相,中環水務作為中國節能水務板塊的旗艦企業,與中節能國禎業務高度契合,優勢資源互補,未來將強強聯合,通過協同合作、信息共享增強綜合實力,搶抓機遇、搶占市場,做好優質、重大項目儲備工作,在市場開拓和企業運轉中激發雙方優勢最大化發揮,實現1+1>2的目標。

  下一步中環水務還將“借東風”打通上市融資渠道,通過管理上的有機整合,把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在管理上的優勢充分融合,夯實發展基礎,把主業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

  未來,中環水務在產業布局上將繼續實施“多元化”戰略,深耕傳統業務的同時,積極開發新的業務領域,探索如管道直飲水、高濃度工業廢水處理及產業園環保管家等新的業務單元,構建新的利益增長點;以 “多角化”戰略實現擴張,與技術強企聯手,與省級環保平臺合作,借“一帶一路”擇機布局海外市場;運營管理上實施“數字化”戰略,持續加大中環水務在智慧水務領域的布局;技術創新方面,也將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設備的吸納與集成、技術企業的兼并與收購等。

  2021年是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同時也是中環水務進入新時代的關鍵一年,站在全新的起點上,中環水務又將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我們且拭目以待!2020年度(第十八屆)水業企業評選正在進行中,結果將在3月31日、4月1日舉辦的“2021(第十九屆)水業戰略論壇”現場揭曉,敬請關注


編輯:趙利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