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考驗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中環水務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主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立足服務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各項工作,全力以赴為推動水務行業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央企力量。
彭云清
中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 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以高質量發展要求指導經營管理,持續提升企業精細化管理、專業化運營水平
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作為水務行業最早一批投資運營商之一,也是唯一以水業投資、建設、運營以及相關配套服務為主業的中央企業,中環水務強調把運營環節作為項目核心,既是投資收益的主要來源,更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經過多年的穩健發展,企業規模穩中有升,運行質量顯著提升,盈利結構大幅改善,逐步形成了優秀的專業運營及成本管控能力,打造出投資和運營經驗豐富的員工隊伍和管理團隊,積累了較為深厚的水務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經驗,在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綜合毛利率、凈利潤率等方面展現出盈利能力優勢。
在今年大戰大考中,中環水務樹牢底線思維,克服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深入開展提質增效專項行動,以改革促發展,向管理要效益,靠創新增活力,不斷激發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全力以赴實現全年目標任務。一方面多措并舉降本增效,秉承一切成本皆可控的原則,加大技術降本、管理降本力度,開展“噸水處理成本降低1分錢”活動成果顯著,用好疫情期間各項優惠政策,有效降低動力成本,加強可控費用管理,確保實現降本增效各項目標。另一方面精準發力開源增收,圍繞年度經營目標,用好考核指揮棒,激勵擔當作為,加快工程業務結算進度,推動水務業務補貼款確認,加大力度完成水費補記,優化企業運行管理,推進智慧水務信息系統建設,確保安全生產和達標排放,實現企業效益質量穩步提升。
以高質量發展要求推進科技創新,增強企業創新力和競爭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在今年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要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中環水務始終把科技優先戰略擺在重要位置,依靠提升技術創新集成能力助力高質量發展。
一是發揮正向引導激勵作用,持續加強科技創新制度體系建設。通過與國內知名機構共同組建研發平臺,承擔集團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取得全流程效能分析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加大科技創新研發投入和工作成果獎勵力度,全面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二是加強產學研合作,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成功引入西班牙、捷克等國家的多項國際先進技術并實現項目應用,比如優化創新西班牙反硝化濾池技術,推動UFBAF工藝在湖州東部二期擴建項目實現首次應用,利用VFL技術在湖州砂洗城工業廢水處理項目中取得良好效果。三是深入實施科技攻堅工程,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聚焦“卡脖子”技術難題,梳理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清單,全面調研技術難題解決路徑,堅持自主創新與引進集成并舉的科技創新策略,在核心技術關鍵點上發力攻關;充分利用“共抓長江大保護科技創新聯盟”優勢資源,為破解長江污染治理技術難題提供更多科技創新硬核力量。目前,公司主流技術已覆蓋給水處理、污水處理、污泥處理、供排水管網信息化及管理優化等方面,技術創新和集成能力不斷提升。
以高質量發展要求優化資源配置,實現企業規模實力明顯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有企業要深化改革,要“借東風”,激發內生動力,在競爭中增強實力。中環水務始終把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深化企業改革作為重要目標。在追求質量達標和盈利穩定的前提下,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提升市場反應能力,通過實施自身滾動內涵式與外延并購重組的市場開拓模式,加大內外部資源優化配置。一方面利用既有項目優質資源實現區域擴張,加快形成四個“一體化”布局。依托散布全國的項目優勢,積極向周邊市場和上下游產業鏈擴張,在供水、原水、污水處理、工業廢水、污泥處置、農村、流域污水治理、再生水多個領域項目建立9個成功案例,形成了蚌埠、湖州等多種區域發展模式,逐步充實完善“區域一體化、城鄉一體化、供排一體化、廠網一體化”模式。另一方面發揮集團系統內部協同優勢,以點帶面拓展新市場。借助集團公司、兄弟公司各地商務關系,敏銳尋找市場機遇,跟進工業園區高濃度有機廢水污水集中處理項目,探索“產園共治”模式。與實力強、業務精、信譽優、需求大的中央企業協同發展,開拓業務新領域,實現強強聯合,推動“央企協同聯動”模式。探索與地方政府深化合作,建立水務項目信息庫篩選與跟進制度,為地方政府提供水環境一攬子解決方案,發揮全員營銷網絡體系和識別優質項目的專業能力優勢,對外積極尋求優質資產的重組并購機會,實現規模增長。同時借助拓展“一帶一路”國家水務市場機會,積極布局海外市場。
主動服務重大國家戰略,爭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倡導者、踐行者和推動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為中環水務致力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最可信賴和依靠的央企力量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近年來,中環水務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建設綠水青山提供優質的水務產品,主動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依托中國節能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主體平臺,重點開發長江經濟帶沿線市場,積極創新商業模式,務實推進湖州、畢節等一批示范項目,拓展水環境治理和再生水、農村供排水等細分領域,加大與科研團隊深度合作,構建長江大保護污染治理科技支撐平臺,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長江經濟帶農村污水治理模式與經驗。2019年,中環水務新簽約貴陽南明河流域水環境系統提升工程、深圳龍華提標改造等5個項目并成功中標延安姚店二期污水項目。截止目前,中環水務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長江和黃河流域已經建成運營十余家項目公司,全國首例技術難度最高、深基坑開挖、結合城市綜合體、城市“三變”試點建設項目的貴醫、六廣門污水處理項目正式通水運行,簽約蚌埠城市再生水項目實現區域市場的“廠網河湖一體化”布局,聯合任南琪院士團隊共同推進完成畢節農村污水處理示范項目,實現農村污水處理的資源化利用,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中彰顯央企責任和擔當。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