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中國葛洲壩集團水務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葛洲壩水務”)村鎮污水治理技術研究中心、水環境治理技術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宋領,葛洲壩總工郭光文,葛洲壩水務黨委書記、董事長楊貞武(左一),葛洲壩水務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沈遠持為兩大中心揭牌。
成立村鎮污水治理技術研究中心、水環境治理技術研究中心的意義何在?在實際中又將如何運用?
順應趨勢 錨定農村污水市場
隨著我國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用水量和污水產生量都不斷增加。目前大多數村莊卻沒有排水渠道和污水處理系統,生活污水無序排放,造成農村環境的惡性循環,嚴重威脅到農村的飲水安全和老百姓的身體健康。
據經濟專家預測,到2035年截止,2000億元的農村污水處理市場,將約有1/3分布于千噸級規模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市場,2/3分布于百噸級規模的分散式污水處理市場。而未來,分散式農村污水處理設施仍將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和政策空間。鑒于當今的政策和市場情況,公司決定成立村鎮污水治理技術研究中心。
同時,我國局部地區仍面臨著較為嚴峻的水生態與水環境危機,影響到區域整體的持續、協調、健康發展,因此對受損的水生態與水環境系統進行科學修復,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亟待解決的重大命題。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更是對水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邁向2035年美麗水生態環境“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目標。
新形勢下賦予了公司新的歷史使命。葛洲壩水務公司決定成立水環境治理技術研究中心,這也是為公司下階段“供水-污水-水環境-管網-設計”的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和產業布局的相關工作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葛洲壩水務公司技術研發中心主任鐘晨表示。
目標長遠 多措并舉奠定發展基礎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村鎮污水治理技術研究中心和水環境治理技術研究中心的成立工作作為葛洲壩水務公司下階段全產業鏈布局、發展工作的重要一環。
為此,葛洲壩水務公司前期組織相關技術人員根據村鎮污水治理和水環境治理領域的現狀背景,編制完成兩套村鎮污水治理技術指南和兩套水環境治理技術指南,通過技術標準化的措施強化兩個中心的技術研究工作。
同時葛洲壩水務公司還派出相關團隊還積極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劉正文研究員的團隊進行水環境領域內的產學研合作,在公司所屬阜陽項目現場開展了相關的科技項目研究工作,通過與專家團隊的相互合作為兩個技術研究中心的成立及其后期運作的模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的目標是,把兩大技術研究中心建成科技成果的轉化基地、公司的‘加油站’”。葛洲壩水務技術研發中心主任鐘晨表示,在推進兩大中心成立的進程中,葛洲壩水務公司始終圍繞“需求為基礎,項目為核心,公司為主體,實效為根本”的工作原則,緊扣主導產業、緊盯頂尖人才,按照學科領域、產業區域布局,建立專家資源庫和核心競爭力。
良好開端 搶占水務行業制高點
據介紹,葛洲壩水務成立村鎮污水治理及水環境治理技術研究中心,是為了研發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村污水治理技術,為公司提供在村鎮污水治理領域的理論支撐與技術儲備,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并通過逐步完善農村污水處理專業化服務體系,讓更多的人們認識到污水處理的重要價值,提升保護生態環境意識,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未來,葛洲壩水務將充分發揮科技優勢,深化農村污水綜合治理技術及相關管理與政策研究,通過關鍵技術研究、技術集成和應用示范,形成領先的技術系統和管理模式,為美麗中國建設持續貢獻央企力量。
自葛洲壩水務公司成立以來,公司不斷擴大水務生態圈,與建筑類央企、地方水務企業、設計院及設備供應商、運營商等建立了廣泛的商務技術合作。成立兩大技術研究中心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下一步葛洲壩水務公司將利用強大的科技實力,搶占水務行業技術的制高點,通過推動綠色發展,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更好的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
相關閱讀: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