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中國葛洲壩集團水務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葛洲壩水務”)村鎮污水治理技術研究中心、水環境治理技術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并發布了村鎮污水治理、水環境治理技術指南與運維標準,形成了自己在水務市場的技術和運維規范,有利于未來在各項目中進行復制和管理。
葛洲壩水務兩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
嘉賓:葛洲壩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宋領,葛洲壩總工郭光文,葛洲壩水務黨委書記、董事長楊貞武(左一),葛洲壩水務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沈遠持
而實際上,自從2013年進軍水務市場以來,中國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葛洲壩”)就一直在技術的道路上不停探索與前進。2016年9月,葛洲壩水務孕育而生,成立之后公司在水務市場上的投資明顯加快,并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國策,在赤道幾內亞、埃塞俄比亞等國家,將自己的技術和標準帶出了國門。其中,埃塞俄比亞項目已經成為中非合作的新典范。
融合共生 打造中非合作新典范
葛洲壩的業務遍及全球142個國家和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先行者和主力軍。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領域,而水務項目作為民生基礎工程,在中非合作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2019年6月,葛洲壩水務作為項目運維方中標埃塞卡利提項目,以另一種方式詮釋著為響應“一帶一路”號召開啟的探索之路。
埃塞卡利提項目位于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南部區域,設計規模為10萬噸/日。該項目集多個“第一”于一身——是集團在非洲市場的第一個單體水務運維項目,是集團非建企業第一個“走出去”落地于海外的項目,也是埃塞首都地區最大的污水處理廠。2019年12月,該項目進入正式運營。
埃塞卡利提項目部的正式運營,不僅意味著公司先進的技術和管理能力得到業主的認可,更重要的是,公司運維團隊快速交接運營水廠,極大地改善了首都衛生環境,降低了首都地區疾病平均發病率,為首都的公共衛生環境和城市整體形象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多措并舉 用效果展示中國標準
在公司接收水廠前,因水廠部分關鍵設備損壞影響了處理工藝,加之進水水質變得更為復雜,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工業廢料及油脂,水廠周邊區域污水橫流。公司運維團隊接收水廠后,優化、調整工藝,快速維修損壞的關鍵設備,及時恢復生產,解決了這一困局。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不利影響,項目部多措并舉,克服困難,在配件欠缺的情況下,通過積累多年的運維工作標準和經驗,有效改善了出水水質,受到了業主的褒獎。
疫情期間,除了穩定、有效的保證出水達標,公司相關團隊還在短短幾個月的運維中,摸索出一套適合首都地區水質處理及化驗的方法。在當地檢測藥劑短缺,需要委外檢測的情況下,埃塞卡利提項目部將中國的化驗檢測方法和標準與工作相融合,向業主進行了推廣。
埃塞卡利提項目中方人員帶領外方人員進行水質化驗
初期,業主只認可歐美檢測標準,認為中國的檢測方法數據不準確,無法達標。埃塞卡利提項目部運維團隊通過耐心講解,以實踐為基礎、用數據說話,向業主團隊展示中國標準的優勢和適用性。通過實際對比結果,讓業主認可了在中國化驗標準下,檢測數據更準確,檢測程序更便捷,檢測成本更經濟。
“授人以漁” 推動中國技術“走出去”
在項目穩定運營的同時,埃塞卡利提項目部也同步開展了業主團隊的培訓工作,向非洲人民展現了中國環保企業一流的技術實力及運維能力。經過精心的準備后,埃塞卡利提項目部于2020年12月3日開始對業主團隊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專業化運維培訓。“通過師帶徒、理論學習、實操訓練等方式,讓業主員工盡快進入角色,加深對污水處理工作的認識”。
埃塞卡利提項目正在進行業主人員培訓
“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過去我們是參考發達國家成熟標準體系來制定我們的標準,別人定的標準我們來做。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經濟穩步向前,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持續上升。我們要把中國水務行業的運維標準帶向世界,讓非洲的環保行業不再僅以歐標、美標作為行業通用標準,在未來的某一天,也能用中國標準為國際污水處理項目提供決策依據”,葛洲壩水務副總工程師姚同祥說到。
葛洲壩水務黨委書記、董事長楊貞武表示。埃塞卡利提項目,僅僅是公司走向非洲的一個縮影。公司與非洲各國的合作不斷提質升級,越來越多的優質項目即將落地。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繼續縱深推進,在多元化、科技化的時代背景下,葛洲壩將進一步把中國技術推向非洲、推向世界,努力將中國標準打造成為世界標準。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